周末出台的地产调控政策超出了市场预期,地产股昨日整体暴跌,上证综指大跌86个点,创19个月单日最大跌幅。接受采访的部分私募和游资人士认为,地产股暴跌属对突发政策的反应,其他权重股跟随地产股暴跌也是牛市回档的正常反应,但阵痛过后,股市或将继续走好。
周末出台的地产调控在强度上和时间点上都超出了市场预期,地产股遭受巨大抛压,市场选择了先抛售后观望。金中和执行总监曾军表示,“周末突然出台的地产调控政策,地产股短期波动难免,因为市场担忧地产调控会拖累整个经济,因此直接反映到二级市场上,是整个产业链的权重股集体大跌。”
短期来说,市场情绪或将继续主导地产股走势。盈信瑞峰合伙人张峰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如果一栋房子突然失火,房间里所有的人肯定会第一时间跑出来,但再叫他们回去一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就是情绪对股价的影响。
私募和游资判断地产股调整带来的只是阵痛,对股市的冲击也仅限于短期。聚集在光大证券深南中路的受访游资代表认为,地产调控是阵痛,属于短期冲击,向下空间有限。创赢投资董事长崔军称,“牛市的回档都是快速回调,类似2007年的”5·30“行情,因为突加政策,股市过度反应,回过头后发现股市会不断创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大户资金仍在通过各种方式跑步入场。私募也是大户投资股市的重要途径之一,部分私募手握重金等待买入良机,一些认购门槛为百万元的私募获得了客户的大幅追加申购。三年期阳光私募冠军——展博投资旗下产品在近期打开申购后,老客户追加申购资金普遍为原来的20%。而深圳另外一家知名私募也得到了老客户20亿元的新增资金。崔军则透露,“大客户认购积极,每份一百万元的额度已经没有了,现在手头有部分资金没有建仓,等待股市企稳,将逐步建仓。”
---------------------
地产调控引发股市大跌 重仓基金态度谨慎
针对昨日地产调控引发股市大跌,多家基金公司发布报告直呼此次调控力度超出预期,可能对房地产市场销售和投资构成较大影响,从而将拉低经济增长预期。基金对地产股投资价值也出现巨大分歧,重仓地产股的基金态度趋于谨慎。对未来股市走向,多家基金表示短期内仍将震荡。
市场或反应过度
信达澳银认为,此次房地产调控的出台时机和紧缩力度都超出市场预期,是昨日市场大幅下挫的主要原因。新的地产调控细则对投机投资性购房和改善性购房需求都形成紧缩,而20%的二手房交易个税更是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引发了对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量价齐跌并带动经济增长再次下滑的担忧,导致A股市场上房地产和其他与宏观经济关系密切的权重板块集体杀跌,并带动市场出现恐慌性单日暴跌行情。
中欧基金表示,本次“国五条”新政以稳定房价为目标,最主要的方向在于打击房地产投资性需求,交易税费的上升预计将在短期内明显削弱二手房置业需求,投资性需求未来将逐步被挤出这个市场。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中欧基金认为其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是中性的,昨日市场情绪对于房地产调控新政的反应较大。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差异化特征明显,未来需要观察各地区政策配套细则的动向以及市场实际影响。
对地产股分歧大
新政对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股投资能构成多大影响?大成基金认为,短期来看,严厉明确的调控政策肯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的负面冲击较大。但是,在各地方政府信贷及税收补充政策出台前,在明确新政执行时间节点之前,可能会引发市场抢购,3月份量价齐升的局面应还会延续,但是价格上涨幅度会变小。
大成基金称,应及时观察4月份政策细则以及市场受到的影响。如果成交量下滑幅度过大,市场活跃度下降,房地产板块可能还将面对调整;然而,如果成交量下滑幅度有限,各地政策最终落实时比较温和,房地产股票中期应还有相关投资机会。
对于地产股而言,兴业全球认为一方面去年反弹至今,不少地产股已累计了较为可观的超额收益,获利盘较多,调整压力较大;另一方面,从净资产角度看,估值吸引力也有所下降。从中长期投资角度看,至少要等到具体政策细则出台以及房地产交易量在萎缩后明显企稳时,地产股才会重新赢得投资者信任。
“我们内部基金经理对地产股后市的看法也分歧严重,看空的一股都没有,重仓的依然拿了很多”,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他管理的基金目前重仓地产股,“新政对地产基本面的影响还需要评估,现在能挺就挺一把,会看情况卖一点”。(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