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评论 > 正文

牛刀:全球经济在平衡的冲击

www.yingfu001.com 2013-12-27 13:59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全球经济再平衡问题“是G20匹兹堡金融峰会的议题之一,必须寻求更加平衡的全球经济”。奥巴马这番话主要是针对中国、德国等出口型经济体。他认为,危机发生前中德等国对美国保持巨大贸易顺差,如今美国应当增加出口以改变这一局面。次贷危机爆发后,西方有一种理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出口型经济体对美国保持大量贸易顺差,这部分顺差再回流到美国金融市场,从而助推了金融泡沫的形成。这是2009年中国大肆发钞后说的,立马引起全球关注。
  
  名义上是在讲国际贸易,实际上是在讲中国。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进程面临三重障碍。就周期性因素而言,经济复苏将再次起到助长经济失衡的作用;就政策面而言,美国的经济刺激措施加大了其国内储蓄缺口;就市场因素而言,美元受制于两项因素,无法通过对亚洲货币的大幅贬值来推动再平衡进程。政策因素阻碍再平衡进程、汇率压力又无从释放,这意味着,经济调整的压力将通过美国实际利率上升、以及其他发达经济体货币升值的形式释放出来。鉴于此,再平衡过程不会是冷热适度的温和过程,而将是令人失望的局面。
  
  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美元在全球经济新周期内将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他的战略高度不仅仅站在美国的国家利益的立场上,也必须为全人类未来的发展进行全局性规划,维护整个人类经济平衡稳定健康的发展。实际上,美国并不愿意来管这些闲事,如果没有2009年中国的印钞,新经济体国家的发展可能会维护再长一段时间,甚至到2020年前后,因为全球经济需要新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来支持美元在全球的流动性,仅仅只是这一个理由,就足以让美国来支持新经济体国家取得长期的发展。但是,这个发展的前提是,维护WTO的准则和世界货币基金的条例以及世界银行的金融救助原则。如果有的国家违反这些原则,那么就会促使美国做出反应。
  
  话题再回到2009年的中国大肆印钞上,因为正是这件事改变了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在此之前,中国加入WTO以来,在贸易上的摩擦比较少,只有在汇率上因为中国是固定汇率,而美国国会一帮人逼人民币升值,并不是汇率的高估和低估,而是为美元和美元资产谋取在华更大的利益,为美元套利提供更为便捷的通道而已。这是谁都看得出来的,也只有人民币不断升值,美元和美元资产就更获取更大的利益。而大肆印钞就让美元和美元资产的这个梦想彻底破灭了,印钞逻辑上来说只能对内体现贬值,市场表现就是通胀,也就是钱不值钱。本来对外不关美国的贸易利益,但是,影响了在华的美元和美元资产的利益。这是美国转变了对中国经济政策的本质原因,也是奥巴马要撤回在华的制造业无奈之举,这样一来,在中国的大量美元也必须撤回。为了在撤回之前在新经济体国家,尤其是在中国和印度获取最大的利益,伯南克开始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QE。
  
  中国央行是第一次实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印钞,根本就没有评估任何后果和风险,因为是当时的领导下令的,不印不行,于是,2009年印钞速度高度29.7%。美联储了解了中国的印钞数据后,将80%释放出来的美元驱赶到中国,多大规模无人不晓。我经过无数次测评,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数据模型,所以,也不能确定美联储在QE1QE2这两期究竟释放了多少美元。我相信,中国央行与我一样对此是苦恼的,是迷茫的,是无法测评的。从市场表现看,2010年中国的真实通胀率与M2不相上下,据美国官方当年对全球各个国家的通胀率的统计数据为27.6%。这个数据也不能确定有多少美元来到中国。我们看到的真实情况是,这五年中国的M2翻了一倍,银行总资产增加了一倍,当然,外汇储备从2008年的1.95万亿美元直飞到现在的3.4万亿美元。这些都是怎么来的?这里面对应的是一种什么逻辑关系?而全球其他国家在这三个方面处在正常状态下,怎么中国一下膨胀到这种程度?答案是:大量的美元正在中国。数量有多少,我们不是根据数据模型来测算,而是按照外汇占款来计算,应该已经不少于3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0万亿人民币。这些钱在中国流动炒作资产,如果有一天集中出逃,中国的金融系统就很危险。因为美元进来后都有杠杆效应,最少三倍,可想而知。中国金融系统内部的20%的存款准备金,280%的拨备率,完全不堪一击。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资产和经济容量完全是扭曲的。最后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危机谁也不知道。我们先不谈危机,先谈谈美元在全球经济新周期如何平衡全球经济的。
  
  进入全球新周期后,美元所有做的是将美国经济引入新的一轮科技创新之中,在GDP达到3.8以后,才会将资金全部撤回,这点,在2014年8月后基本会逐步做到,到11月份时达到顶峰。这个不是预测,也不是根据趋势,而是已经将会成为既定的事实,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全球制造业基本回归,并且带回在全球各国这么多年获取的利润和所获财富。想想看,这有多么大的规模?区区3.8%的增长速度又有何难?经济增长开始起飞后,全球经济的新平衡就会随之开始。在这个周期里,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刺破新经济体国家的经济泡沫,让新经济体过经济总量回归正常水平。这对全体系经济体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数据造假的国家造成最大的冲击。最后的结果是,中国经济总量退回到第四,全球经济总量排名为美国、欧元区、日本和中国。分区域来说,美国独占三分之一,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为三分之一,欧洲和其他的各大洲为三分之一。今天我们充当老二,完全是自己用数据造假搞起来的,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承认。泡沫一破,真相现行,这是必然的。
  
  对于2009年的大肆印钞,是我们一贯的传统,想乘人之危,把自己做大,这是典型的经济投机行为。我们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过成功的投机经历,比方说,在民国时代,我们才12个党员,却让孙中山刮目相看,结果呢?当时有两个党员投靠了孙中山,一个是周佛海,一个是陈公博;在抗战前夕,我们一点人马眼看就被蒋介石打光,正好日本人攻击东三省,弄得蒋介石自顾不暇,给了我们一个逃跑的机会,却被我们鼓吹成北上抗日。在陕北那个破山沟里,一个日本人也没有,抗的什么日 ?不过,从历史上看,我们在经济上的投机行为一次也没有过,更没有过成功的案例。毫不容易逮住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我们以为逮住了机会可以把美国绊倒,甚至超过美国做全球第一,哪里会想到搞成一个大泡沫,弄得自己岌岌可危,骑虎难下。
  
  再平衡畅想。
  
  为什么是畅想呢?因为一切都没有发生,而这一切又终将发生,那么,将会如何发生,就是我们要分析的。从目前的步骤来看,首先是资金回流。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制造业在2014年100%回归美国,这就意味着美元也将在这段时间陆续回归,基本同步,但是,金融圣战不同的是,他们还将留一批筹码在新经济体国家,以收购这些国家的核心资产,或者以作它用,比如应对一些突如其来的风险。因为金融圣战一开始,结果如何,谁也不能预料。这样,谁最后还有多少弹药,谁就是最后的胜者。所以。留几千亿美元,甚至近万亿美元备用都是可能的,因为这些钱本身就是在中国赚的,这等于是从敌方缴来的弹药来攻打敌人。我们将很被动。
  
  前面我把2014年新经济体国家当作1997年的东南亚国家,金融风暴是注定的,在美元不断的升值途中,经济上不断地出现问题,直接危及到银行。当温州、鄂尔多斯相继泡沫破灭时,我们不接受教训,继续放大泡沫来维持增长,这是十分可笑的。温州代表了我们的出口型城市有着密集的中小企业,鄂尔多斯代表了我们内需型城市有着丰富的资源,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都因为房地产泡沫而陷入绝境,成为中国最早出现的经济负增长城市。奇怪的是,我们只把他们当作是个别案例,这是完全错误,因为他们是最早搞房地产泡沫的城市,当然是最早破灭,其他的城市是耕者来的,而不是其它城市没有泡沫,甚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远比他们的泡沫更大,却被继续放大泡沫。究竟是为什么?在写这本书时,我已经完全明白了。实际上,央行的人早就比我更明白美元将开始走强,也完全知道随着美元不断升值泡沫终会被刺破,但我们自己不便于次破。我们如果刺破泡沫有很多办法,比方说对第二套房以上开征严格的房产税,必然会有大量的房子流向市场根本就不需要新建住宅也能加大供给,平抑房价;再比方说住建部一直强调的住宅信息联网,只要公开,房价泡沫里破灭,这是谁都懂的道理;再比如,我们一次下掉汇率既有利于资金流向实体产业,又有利于平抑房价,有何不可?种种手段都是可以利用的,但是,国家就是不用,他们担心的是如果我们自己刺破泡沫,那么,这些年很多买房的人都有怒气,一旦发泄出来不利于稳定。但是这种心态无法阻止泡沫的泛滥,早晨更为严重的后果。只有外力的作用造成的危机,才可以使他们找到借口。这样,由于美元大量的外流引发的危机,国内的矛盾就转嫁出去了。这一招很妙,可是风险更大。“钱荒”的事情发生后,央行已经高度紧张,他们研究的结果可能就是美元的出逃最先不是刺破房价泡沫,而是最先引发银行危机。这就很危险。这是无法权衡的,也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最终将如何解决,我不能断定,但是,时间一定会发生2014年。究竟美元首先是刺破刺破房价泡沫,还是首先引发银行危机,我们无法断定,有一点是可以断定,在这一年是美联储100年美元指数突破100点。
  
  在再平衡的过程中,第一步是刺破新经济体国家的经济泡沫,中国首当其冲。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重要一步,否则,无法实现再平衡。试想,怎么可能容忍泡沫泛滥的国家和没有泡沫的国家一起平衡呢?是人是鬼都明白的事,用的着多说吗?而且,这点对美元来说是很简单的事,只要美元指数冲上100点,美元回流多少就一清二楚。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