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林耘:2.1万亿公积金入市 起不到“救市”作用

www.yingfu001.com 2013-02-27 22:01 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昨天,证监会表示,住房公积金入市相关研究准备工作已经启动,下一步将配合有关部门改进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模式,尽快推动《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修订。

  截止2011年底,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已经高达2.1万亿元,但是使用效率较低,沉淀资金不断增大,但投资渠道比较狭窄,基本只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统筹层次低,管理分散、运营效率低,不利于实现住房公积金保值增值。

  公积金入市有两大意义:让闲置的公积金保值增值;缓解市场资金面紧张。林耘认为,证监会在这个时点上表示公积金将入市,是冲着两会去的,因为这是一个基础性研究,等研究结果出来、公积金能真正入市还会比较长的时间。所以,起不到短期理财救市的作用,但是对即将召开的两会具有重要意义。

  林耘说,目前的媒体报道和投资者夸大了公积金入市的影响,因为2.1万亿是2001年的公积金存量规模,在2012年全三季度各地公积金贷款的需求非常旺盛,上海就就有近300亿的规模,福建有110多亿的规模,增速都达到40%左右,对公积金的管理和投向最核心的需求和投放方向还是做公积金贷款。

  现在的公积金投资的另外两个方向是国债和银行存款,这两项的回报比较少,从长期的运作方向来看,需要给公积金拓宽投资范围,提高投资回报效率,股市可以纳入考量范围。公积金的管理可以参照社保养老金的做法。因为所有资金都是要获取回报的,所以如果用救市这种角度短期炒高股市,就会使回报率降低。

  林耘还介绍说,目前A股已经很难用资金炒高,现在A股的市场总规模已经在23万亿左右,流通市值的规模在17、18万亿的规模。外围的资金注入好像是大海,海平面代表回报率,回报率不太应该被炒高,而应该通过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市场,把水深做深、水面做宽,这样各种可能性才有。我比较倾向于完善A股运行的机制,开发出一些产品,包括短板市场、债券、优先股、转融券,这样从各方面来引入资金。

  林耘认为,公积金入市在短期里很难获得较高的回报,养老金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平均收益在8.2%左右,还是靠着2005年到2007年的大牛市和2009年的强反弹平均下来,才有这样的收益,有很多年份收益率未必比银行、国债高,公积金的入市更多是一个投资渠道的拓宽。至于管理方面,可以参照全国社保理事会的模式,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另外通过选秀的方式把资金投出去,这样可以回避局部风险。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