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终端:在架产品濒临过期
位于最底层的零售终端,往往是问题显现的第一个窗口。
汤臣倍健营销体系的顶层,在于一大批区域经销商。其中,安徽、湖南、河北这三个大型经销商,由专门的团队负责销售,销售力度最大,并且统一在安徽召开经销商大会。
记者从官方渠道处了解到,汤臣倍健与这些区域经销客户签订年度供货合同,省级代理享有三成折扣。“如果是再下一层的分销商,一般是一个月一订。”国内某分销商向记者透露。
2013年2月29日下午,记者拨打了全国不同区域的十家汤臣倍健经销商电话进行咨询。来自杭州某经销商的回答让人诧异,“出于公司决策,从去年开始就不做汤臣倍健了。”
更为蹊跷的是,河北慈航医药有限公司和广东弘信药业有限公司负责销售业务的员工均向记者表示,并不知晓自己所在的公司跟汤臣倍健有合作。这两家公司,在汤臣倍健2010年的招股说明书中还位列前五名销售客户。
河南某经销商则表示情况还比较乐观,“2月份的存货多数是去年11、12月份产的。”北京某经销商同样告诉记者,“现在2月份的产品,生产日期大概在3个月之内。”
广发证券、中信证券曾在2012年5月调研后提出相似的结论,“在区域经销商备有不超过一个月的存货,在药店里边的货周转时间也在一个月以内。”同样在2012年5月,宏源证券在某研报中提到的存货时间则更长一些,“目前渠道有3个月库存积压。”但从记者获得的反馈来看,如今经销商层面的存货压力并不大,但情况已不如2012年5月。
2013年2月20日上午,记者接触到的多位券商分析师均表示不再关注这只明星股,“渠道的情况没跟踪了,大半年没看这个票,公司也没去了。主要是风险高。”
同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宝安龙华民治大道的展涛科技大厦。
汤臣倍健在深圳的总代理之一,深圳市有机生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位于该栋大厦的410A室。门外喜庆地贴着对联。“深圳一共有三家总代理,不分区域,看业务员去药店跑货的能力。”负责网络的工作人员介绍,“不过药店卖原价,我们更便宜一些。”
仓库在大厦旁的一个露天停车场里,面积不大。货架上的纸盒表明的生产日期,一般在2012年10月、11月。“我们出货比较快,这边没有2011年的产品。”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至于下面的药店,可能部分有积压。”
记者通过对近10家连锁药店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在连锁药店和商超,2011年生产的产品还堆积在架,汤臣倍健的产品销售并不如区域总代理出货那样快。而相关研报显示,汤臣倍健各经销商的网点拓展任务普遍仍在以100%增长的目标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