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三季度中国企业IPO数量及规模跌至冰点。
“三季度,共有63家中国企业在全球各资本市 场完成IPO,合计融资377亿元,环比减少30%,同比减少48% 。”7日,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单起融资案例来看,三季度平均单起融资金额为6亿元,相比上季度的 7.4亿元大幅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 股市场的整体低迷,新股发行“三高”现象也得到有效遏制。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A 股平均发行市盈率已降至28.9倍,连续第六个季度下滑,创下IPO重启以来近3年的新低。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提供给导报记者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中企IPO 的数量和规模,均创下了2010年以来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中企在境内外IPO融资均有所下滑。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分布上,今年三季度共有45家中国企业在境内A 股上市,合计融资276.3亿元,数量占融资总额的71%。但这一融资金额较以往下滑明显,其中,环比减少26%,同比减少50%。
实际上,探底的不仅是中国IPO 市常安永会计事务所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IPO持续下降,项目融资总额为241亿美元,环比大减46%。
个股方面,7月伊泰煤炭(03948.HK)登陆港交所,融资57亿元,成为三季度规模最大的IPO 案例。此外,中信重工7月6日登陆上交所,融资32亿元,为三季度A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案例,是继中国交建后年内A股市场规模第二大IPO.
值得注意的是,新股发行“三高”现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三季度,A 股平均发行市盈率在创下IPO重启以来近3年新低。
“随着股指持续低迷和暂停IPO的呼声渐起,监管与发审部门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国际财务管理师协会山东中心主任王陈表示,新股发行改革措施“组合拳”的出台,加之目前股市持续低迷导致市场观望氛围浓厚,使得目前新股发行“三高”现象也逐渐减缓。
IPO遇冷,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26家券商投行作为主承销商合计实现12.62亿元的承销与保荐收入,该数字与去年同期28.84亿元相比降幅达到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