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产”能否催生一波主升浪
基本探明政策大底,五月行情新高可期
“五一”节后第一天,A股市场以放量大涨迎来了“开门红”,沪指一举收复2400点关口,深指也大幅上涨2.4%。节假日期间,管理层连续数日密集发布一系列股市利好政策,新股发行改革、主板退市制度、降低交易费用的陆续出台,不仅抵消了近期外围市场的不利影响,更使投资者信心提振。随着管理层规范股市各项新政的影响持续发酵,政策的“助产”能否再度催生一波主升浪?A股市场能否从此告别“熊市”?
管理层打出一套组合拳
今年 “五一”小长假无疑是广大股民最难忘的假期,管理层在4月底的后4天连续推出一项新政,对证券市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4月27日,证监会降低期货交易手续费,并研究减少股票交易费用。4月28日,证监会正式公布新股发行改革指导意见,取消网下机构3个月的锁定期。4月29日,沪深两大交易所同时发布主板以及中小板退市方案征求意见稿。4月30日,证监会宣布降低A股交易的相关收费标准25%,将于6月1日实施调整后的标准。
“如此重磅的政策密集出台,管理层通过加大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步伐,恢复投资者对中国股市信心,改变长期以来中国股市为圈钱市本质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认为,尽管外界将期货和A股交易费的降低视为管理层短期刺激股市的举措,但这四大政策并非为了短期推高股指,而是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股市作为上市公司提款机的本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机制和回报投资者的机制,从而建立投资者对股市的长期信心。
长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勇表示,行情大幅上涨符合市场预期“五一”期间出台了多重利好,其中最主要的是降低收费标准,总体下降了25%,预计年度降低交易成本约30亿元,虽然相比于印花税和佣金,经手费的降低从总量上看还比较有限,但是它释放出一个比较强烈的政策信号,鼓励投资者入市,尤其是鼓励中长期的投资者入市。
“红五月”有望突破前高
4月份A股大幅上涨了5.9%,而股市暖风频吹,让投资者对5月份的行情充满了更多期待。股市能否迎来新一轮的上涨呢?
“5月开门红预示着红五月的来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宏皓表示,股市涨跌主要是靠投资者的信心,当股市价值低估时,经济又在恢复中,只要投资者恢复对股市的信心,股市涨起来,就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到股市。
作为宏观经济的风向标,股市的走势除了受到政策的影响外,经济基本面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A股市场能否在5月持续上涨,则需要看4月份经济数据的预期是否较为乐观。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3.3,比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延续了去年11月份以来该指标连续反弹的局面。
“PMI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后,表明中国经济将会在二季度止跌回升,2012年下半年经济肯定会好于上半年。” 宏皓表示,当股市又有了赚钱效应之后,股市的红五月是可以预期的,5月的股市在多重利好的推动下将会创出2012年2月份2478点的新高。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也认为,5月份的股市还是很有希望上涨的,政策松动是基础,市场活跃度的提高是核心。当人们期待红五月的时候,首先还是要关注政策走势,同时要留意成交量的变化,因为这代表着市场资金供求格局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在5月份股市有望在震荡中走高,挑战前期高点应该是大概率现象。
断言牛市为时尚早
“就算指数涨到3000点也不是大顶,需要坚持。”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2132点是继1994年的325点、2005年的998点和2008年的1664点之后的“第四个历史低点”,是钻石底,中国证券市场渐渐进入长期投资起点。李大霄此前曾多次公开表示A股熊市已经结束,他对股市整体走势的乐观判断更是引发了股民对牛市即将到来的期盼。
事实上,纵观A股市场历来的熊牛交替,无一不是政策面在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历史上历次牛市都是事件驱动或制度红利,“三大政策救市”、“双改”都是例证。此外,回顾22年7降印花税3次孕育阶段牛市,1991年10月、1999年6月和2005年1月的下调,除了刺激股市短期“井喷”行情外,也孕育了阶段性的牛市行情。而今年股市基本探明政策大底,最大的改革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如果能够通过改革,让投资者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合理回报,股市上涨是可以期待的。
不过,在桂浩明看来,仅通过目前这几条政策就迎来牛市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些政策更多还是表达了管理层的一个思路和理念,传递给市场一个信心,而不是人们所过度想象的那样,能够促动大牛市。未来政策还会不断出台,但是应该看到,这些政策着眼于市场建设方面,是为了推动市场的持续稳健健康发展,而不是为了制造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