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证监会发令降温“新股热”未提控制发行节奏

www.yingfu001.com 2012-01-09 08:53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证监会发令五措施降温“新股热” 未提降低发行节奏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7日发表了《多方着力降温“新股热”》的讲话,显示证监会已决心“讨伐”新股高定价等问题,协同市场各方采取措施为“新股热”降温。

  在出席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时,朱从玖提出了“讨新”的五大措施,包括:

  一是着力于新股的价格形成机制,包括新股在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增加在新股发行和上市环节的存量股份流通性,考虑用存量股份配售、推动实际控制人之外的股份上市首日可流通等措施,抑制过度投机新股。在股票定价、承销等方面,进一步简化程序和管制,增强承销责任约束。

  二是研究增加机构投资者的认购比例。研究修改有关办法,考虑取消新股网下认购的比例上限限制,通过加大机构投资者在网下的认购比例,以增加机构在定价时的责任和价格敏感性。尽管客观上仍有相当比例的新股存在收益,因此提高机构配售比例可能形成“向机构输送利益”的舆论,但着眼于建立长期机制的需要,“这一步必须迈出去”,以加强议价和抑制过高价格的力量。

  三是充分提示风险。要求有关方面郑重提示新股购买者,认购新股要考虑新股透明度低、风险相对大的问题,考虑有没有与风险相对应的价格折扣。"成熟市场一般惯例是,在可比企业股价基础上,要求折扣,而不是支付更高价格。"以此直接约束新股在一二级市场的高定价,这方面询价机构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朱从玖还说,可以考虑开设一个面向普通投资者的新股询价窗口,虽然该询价结果暂不影响新股定价,但可将该价格作为参考比对定价结果,以发挥市场智慧,增加不合理定价的压力。

  四是不断改进和完善监管制度。发行监管要更加专注于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提升信披质量,抑制包装和粉饰业绩。研究取消现行制度中涉及公司价值实质性判断的内容,比如持续盈利能力等,避免造成误导。进一步完善规则,推动发行人和市场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五是进一步推动制度完善和制度的准确适用,普及新股风险和定价知识,促进参与各方履职尽责,共同着力降温“新股热”。

  在回答现场有关下放发审权的问题时,朱从玖说,在弱化行政权力、放松管制的问题上,证监会坚定不移,证监会正在努力减少行政许可,凡是市场主体能够发挥作用的,要让市场主体去发挥作用;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起作用的,要让市场机制起作用。同时,监管和审核并非截然对立,审核也是监管的一个形式。即便在美国新股发行的注册制中,仍有相当多的审核。即便以信披真实准确完整作为监管核心,也仍然是要求市场主体发挥作用,包括投资者、中介机构等,要去对信息进行核查、进行判断然后进行投资。

  朱从玖说,以偏爱新股、给新股支付较高价格、炒作新股为表现的"新股热",在我国市场由来已久。2006年6月-2009年7月(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按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中小板市盈率平均约为70倍,主板约为57倍;2009年7月改革后至今,即便不再对新股定价进行窗口指导,中小板同口径市盈率约为71倍,主板约为51倍。说明,无论发行定价高低,二级市场近6年来一直在为新股支付大致相同水平的高价格。但同时,新股上市交易60天后,即网下配售股份解除锁定后,价格呈明显下降趋势。

  证监会认为,"新股热"有四大危害,即:三高、超募使得市场配置资金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市场定价功能出现较严重的扭曲,新股定价水平独立于已上市公司并自我循环;对上市公司粉饰业绩有激励作用;二级市场频繁买卖新股和次新股的人亏损很大,统计表明,去年网上打新者平均收益率为21%,网下机构收益平均8.45%,但今年2/3新股价格已处于破发状态,损失主要由二级市场频繁购买新股或次新股的投资者承担。

  ------------------------------------------------------

  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新股热”伤害股市健康发展

  刚刚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提振股市信心。

  对于整个股市而言,信心更需要一个完善、公平的制度环境。正如金融工作会议所指出,需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

  打新、炒新历来是A股市场的特点。虽然几经改革,但是新股热度不减。

  根据财汇统计,2011年A股上市发行282只新股,上市首日的平均涨幅为21.08%。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一年间的跌幅分别达到了21.7%和28.4%。

  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打新赚钱的原因是二级市场一直在为新股支付高价格。而伴随二级市场中股价不断下跌,越来越多的新股加入到了"破发"行列。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2011年"破发"新股多达77只,占发行新股的27%,而这一数字在2010年仅占7%左右。

  朱从玖认为,"新股热"是非理性现象,伤害了股市健康发展,影响改革的效果,缺乏经验和风险意识的参与者伤痕累累,甚至机构也深受其害。"新股热"增加了拟上市企业粉饰业绩的冲动,降低资本市场服务于经济的能力,监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机构、分析研究人员以及中国上市公司饱受批评。从全局来看,除了少数人获利外,"新股热"导致多输的局面,十分有害。

  新股发行问题,表面看来是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金额的"三高"问题,但深究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制度设计留下的后遗症。

  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最初是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革起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治理结构的目的,同时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解决转制过程中所需的资金问题。

  在上世纪90年代从业人员考试用的《证券市场知识读本》的前言里,证券市场为国企改革服务的定位非常明确。

  由于制度设计问题,中国的股市更多的是偏向融资者,它的好处是让企业得利,支持其发展壮大,吸引上市资源留在A股;不利之处是投资者可能成为纯粹的奉献者。

  而这样的定位只有在股票市场发展初期,利用大量交易者的不明就里或者投机者天生的逐利性才能够得以实现。

  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看来,这是竭泽而渔的方法,长此以往会造成证券市场吸引力降低,并不能长久。

  而偏向投资者的好处是让投资者得到价廉物美的股份,让投资真正得到实惠,让投资股票成为稳定的、保值增值的工具,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或者投资资金进场;不利之处是股票市场对拟上市公司的吸引力下降,上市资源会渐渐流失,国内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吸引力下降的风险也会增加。所以保持二者之间的平衡才是根本。(大众日报)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