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电时代来临 万亿市场待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家用电器网络化的潮流将不可逆转,智能家电时代已经到来。业内人士预计,到2020年,智能家电的生态产值将由2010年的50亿飙升至10000亿,智能终端将增至8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实现十年增长二十倍的飞跃式增长,而国内家电巨头已开始竞相推出新产品,瓜分这一巨大的新兴消费市场。
为期四天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顺利结束,此次中国参展企业家数多于往年,各大家电企业纷纷推出各自的智能家电与智能家居等新产品。
所谓智能家电,就是将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监测自身故障、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自动调节与远方控制中心通信功能。专家表示,智能家电与传统家电的不同,在于智能家电实现了拟人智能,产品通过预装的感应器和控制芯片来捕捉和处理信息,为生活注入科技基因,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
在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海尔推出成套的智能家庭系统,该系统与苹果公司合作,将苹果MFi技术应用于家电。另外,海尔旗下的天樽空调也应用苹果MFi授权技术。国内彩电龙头企业海信和TCL 集团在CES 展上也推出了其最新的高清电视产品,同时向海外智能家电市场拓展。海信与TCL 成为ROKU 合作伙伴,共同生产采用Roku 流视频平台的智能电视,发力北美智能电视市场,同时海信宣布其旗下的VIDAA TV 将正式进军美国市场销售。此外,四川长虹推出了全新的家庭互联网产品,实现了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以及手机、小家电、厨卫等产品的智能化互联互通互控。
目前我国每年的空调总出货量约1亿台、冰箱约7000万台、洗衣机约5000万台、彩电约1亿台。由于智能家电更为方便、节能、安全、便捷等特点,使人们的生活体验更加舒适,将加速消费升级和更新换代,为行业带来巨大商机。对家电企业而言,是未来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整个产业而言,是推动产业换代升级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奥维咨询(AVC)预计,到2020年智能电视渗透率达到93%,智能洗衣机、智能电冰箱、智能空调的渗透率将分别增至45%、38%和55%,尤其是在2015年后,将出现非常快的增长势头。(证券时报网)
四川长虹:称本月18日将有经营大动作
四川长虹1月9日午后突然放量上攻,截至13:40分已经涨停,报2.95元,
据家电网9日上午报道, 四川长虹(600839)总经理刘体斌在2014年CES消费电子展上对外表示,家庭将在未来消费电子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他透露,本月18日长虹方面将有大动作,但具体细节仍未知。
长虹总经理刘体斌称,新战略将通过各类智能化的终端,与网络化的云服务平台和相应的大数据商业模式开发,再引入协同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最终在互联网时代激活长虹原有的家电、手机、信息等各类消费电子业务,从而在消费市场上释放新的竞争力。
去年,长虹曾抛出”家庭互联网“战略转型理念,以长虹多产品门类为基础,促进彩电、冰箱、空调、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之间的相互协同,创造基于家庭互联网的独特产品体验。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长虹宣布1月中旬的经营大动作,或与该战略进入实质操作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长虹集团掌门人赵勇也是一改传统形象,彰显企业转型新需求,并称未来长虹将由传统智能家电制造商转型为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
四川长虹2013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四川长虹实现营收约420.5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4.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3.1亿元,同比增长55.06%。
TCL集团:明年面板供需基本平衡 华星高盈利有望维持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日期:1月2日
液晶电视销量增长和平均尺寸扩大,带动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增长6-8%。根据测算,2013-15 年全球液晶电视销量年均增长3-4%,液晶电视平均尺寸年均增长2-3%,量、寸齐升带动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增长约8-10%左右。液晶电视需求约占大尺寸面板总需求的70-80%,则可驱动大尺寸面板需求年均增长6-8%。此外,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需求快速增长能够消化液晶显示、笔记本电脑需求下滑影响。
预计2014 年液晶面板行业供需平衡,15 年可能出现供给过剩。2013-15 年中国大陆将有7 条新生产线陆续投产,经测算,2013-15 年全球大尺寸面板产能(已有产能 新建产能 技改产能)分别同比增长4%、6%和16%,结合对面板需求测算,预计2014 年面板行业供需维持平衡,而2015 年产能增加将大于需求增长,可能出现供给过剩,行业景气下滑。
预计今明两年华星光电将维持高盈利。华星光电具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受益原材料成本下降及产品结构升级,在行业景气环境下,净利润率行业领先。预计2013-14 年实现归属集团净利润16.63 亿、18.70 亿元,贡献EPS 为0.18 元、0.17 元。 预计通讯盈利继续大幅上升,多媒体逐渐改善,家电等业务平稳增长。TCL 通讯受益于智能手机销量大幅增长,利润环比明显走高,随着新机型的推广,净利润仍存在大幅上升空间。多媒体在政策影响逐渐消退后,液晶电视内、外销均出现好转, 预计盈利有望逐渐好转;家电及其他业务盈利保持平稳增长,且占比较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13-15 年,TCL 集团可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0.66 亿、26.94 亿元和31.15 亿元,对应EPS 为0.24 元、0.32 元和0.37 元。综合2014 年各项业务盈利预测与估值,给予TCL 集团3.22 元目标价,对应公司2014 年10 倍PE,维持"买入"评级。
不确定性因素:面板价格不及预期,液晶电视销量不及预期,费用控制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