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回落,银行体系外的信贷规模迅速增长,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尽管政府试图遏制房价),坏账持续增加,以及大量有关企业陷入困境的传闻。
这些迹象是否表明中国正濒于一场更加重大的信贷危机呢?或许是。同如今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存在债务问题。虽然其债务规模并不像许多发达国家那样庞大(中国债务总额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约为220%),但其增长速度令人担忧。大部分债务是在企业部门(相当于GDP的125%),该部门已经开始感受到危难。
然而,企业债务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展期,从而延迟了坏账的确认。其结果是,这种坏账确认可能需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完成。这很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拖累中国经济的增长。而这转而可能会放缓亚洲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
进一步的风险
除了中国之外,亚洲经济增长还面临其他风险。就在两周前,Asia Confidential认为日本将会进一步推出量化宽松措施。果然,日本央行本周表示,它认为有增加刺激力度的显著空间。这暗示:日本央行现在即将进一步推出量化宽松措施。
鉴于日本经济增长势头持续减弱,这本不应该让人意外。日本11月份创纪录的贸易逆差进一步凸显出安倍经济学并不见效。但是,日本的决策者们认为,如果量化宽松措施没有见效的话,那么就需要推出更多的量化宽松措施!
其含意是,日本将着手实行进一步的非常政策来发动其经济。所有这一切都通过让日元贬值抬高通胀来实现。
日元贬值将会使日本出口商在面对主要对手时更具竞争力。日本在亚洲的竞争对手包括中国、韩国、台湾和新加坡。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将会受到影响,直到它们让各自的本币贬值以作为反击。
最后,还有一些亚洲经济体存在着一些或许最好被称为异质的问题。印度正在应对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加上通胀持续攀升的恶性状况。在印度于明年5月下旬进行大选之前,你不应指望该国的政策会发生任何显著变化。
还有泰国,那里再次出现政治动乱,人们呼吁明年2月份提前举行大选。目前的西那瓦政府已经维持了两年半,这按照泰国的标准来看已经是一段漫长的时间。重大的政治分歧显然仍然存在,这可能意味着该国的经济表现会进一步低于预期水平。
亚洲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是否会向股市扩散?
最大的问题如下:亚洲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是否会制约该地区的股市表现?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一定的答案。经济增长趋于疲软通常会对企业盈利造成重压。不过,当然还有许多因素会影响盈利。企业盈利是投资者愿为股市支付市盈率倍数的一半因素。
另外一半因素涉及股票价格,而这是棘手的部分。预测投资者会愿意为这些盈利水平支付相当于市盈率多少倍数的价格。比如,今年标普500指数涨幅中约有80%是由于投资者愿意为增长依然温和的美国企业盈利状况支付更高的市盈率倍数。
这也很可能会发生在亚洲。但其可能性似乎较小。
本文要点速读
· 鉴于美联储量化宽松规模缩减幅度不大,而且未来几年内将会维持超低利率,低息资金将会持续存在。
· 这对风险资产是利好。
· 资金已经从债市流入股市,现在股市中的这些资金可能会开始退出表现出色的发达市场,转而去追逐新兴市场等表现落后的市场。
· 然而,我们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看作是新兴市场表现持续良好的一个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