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改革上路:“龙头股”空间大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方案将于12月初公布。受此消息影响,昨日上海国资板块表现活跃。
作为仅次于央企的第二大国资系统,并作为上海国有资产集聚、运营的主要载体,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未来的整合运作方向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媒体报道称,上海国资改革新方案将围绕着分类监管、激励机制、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等重点推进改革,以提高国企活力和国有经济整体竞争力。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方案将细化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型的思路。
未来上海国资改革将按照三类企业分类监管,分别是功能类、公共服务类及竞争类企业。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将按照市场规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而竞争类企业方面,则将被完全推向市场。
竞争类企业包括两种:一是对符合国家战略目标的领域或者关键领域,追求的是做大做强,继续发展;二是,不符合的则进行退出,从而优化布局结构。
对于国资改革,十八界三中全会的决议已明确方向,而改革从上海开始试点意义重要。日前,探路淡马锡模式作为改革的路径已经被提出。此模式就是从市场招聘经理人,政府不直接参与管理。另外国资委也表示将加快出台国资国企相关改革政策。
国企改革机遇临近,特别是对于作为试点地的上海而言,在资产注入、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方面将有很多公司受益,特别是优势企业整合空间广阔。
申银万国分析称,上海国资将建立国资流动平台,借此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功能,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整合,从而帮助国资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帮助不同功能定位国企完成各自的发展目标,包括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保障服务民生等。
有分析指出,在改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能够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的企业,“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这一要求未来仍是上海国资改革发展的一大重点。
此外,未来或也存在平台配置调整、上海国资旗下的大企业集团亦值得关注。同时,上海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有意实施产业转型且控股股东持股集中度高的企业未来或会引进战略投资者,亦值得关注。
上海国资的新一轮改革将具有全国标杆意义。徐家汇、开创国际、东方创业等上海本地国企此前一直存整合预期的概念股有望率先受益上海国资改革。
另外,从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定位来说,国资控股的本地金融类上市公司并不多。而作为旗下拥有众多金融资产的上海国际集团来说,后续整合方向值得关注。
此外,上海国资改革将联动自贸区建设的背景下,自贸区相关专家认为,上柴股份、上海汽车等优质龙头制造业企业有望在自贸区建设中被寄予“厚望”。而先进制造业受益的可能性较大这一观点也得到多位研究人士认可。(第一财经日报)
徐家汇(002561)
徐家汇是上海地区销售规模最大的百货零售企业之一,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徐汇区国资委。
本周,徐家汇在转型升级上再进一步,以“集合徐家汇商圈”为特色的购物网站徐家汇商城在电商平台1号商城的旗舰店正式开业。一个是以O2O模式初涉电商的百货大佬,一个是目前业内增长速度最快的电商翘楚。两者的联合创造了国内电商奇特的“商城里的商城”的景色,这种联合模式被认为是O2O的扎实跟进与电商勇于“接地气”又一尝试。
资深市场人士分析,公司股价经历了之前的一轮涨幅,脱离了底部区域,量能上开始逐步放大,市场资金介入迹象明显,配合上海国资改革的利好,公司股价料将会有不俗的表现。
开创国际(600097)
以开创国际为例,2008年,上海水产集团通过其控制的上海远洋渔业借壳开创国际(即原“华立科技”),同时向公司注入了部分远洋捕捞资产。而根据上海水产集团此前发布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整体上市”已成为该集团今后发展战略目标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上海水产集团旗下唯一的上市平台,开创国际强大的股东背景及注资预期,都将为公司不断拓展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有力的保障。上海水产集团目前公海捕捞量位居全国第一,近期受益政府对于加快发展远洋渔业的政策扶持,以及支持上海水产集团做大做强、快速扩展的一系列举措,公司的远洋渔业实力一定会得到继续的扩展和壮大。
交运股份(600676)
上海交通运输行业国有资产主要分布在机场、港口、地铁、出租车、物流、客运站六大领域。上海交运集团是上海国资委打造的国际物流龙头企业。
“上海交运国资存在以下问题:1、靠垄断生存,公益性质企业盈利能力差。2、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控制力强、影响力大。3、存在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的二元结构。4、产业布局交叉且复杂。”兴业证券对上海交运国资整合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可能有以下六大方向:一、剩余资产注入,集团、国资委资源整合。二、集团层面资产置换、注入,剥离盈利能力不强的资产。三、产业链整合,相关业务合并。四、交运基础设施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五、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完善。六、大股东回购股份。
东方创业(600278)
在前期大股东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将核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东方创业的重组完成后,集团尚余三分之二净资产和三分之一主营业务未进入上市公司,对此集团提曾表示将加快整体上市步伐。
东方国际集团2011年与上海外贸联合成立解决债务纠纷的工作小组,并出具时间表。按该时间表,2013年3月前,上海外贸债务纠纷问题应被解决,责任人为上海外贸执行董事周峻和副总经理高贵明;2013年年内,上海外贸注入东方创业,责任人为东方国际集团董事长蔡鸿生,总裁唐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