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提质降险
中国证券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出一幅详细的改革宏图,随着改革的逐步展开将对经济产生怎样影响?
汪涛:三中全会《决定》所涵盖的改革内容超出市场预期,这可能会在短期内提振投资者信心和市场情绪。不过改革的落实需要时间,也并非所有的改革措施都有利于短期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盈利。我们认为改革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有积极影响,这并不是表现为更高的GDP增速,而是体现在更可持续、更有效的增长模式,经济硬着陆或中期内爆发经济危机的尾部风险降低,以及微观层面上居民福利和企业盈利状况改善等。
改革对各行业的影响可能在不同阶段各不相同。银行将受益于地方政府财政理顺以及实体经济的“尾部风险”降低,但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可能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二胎政策放开、养老金和医保覆盖面扩大、服务业放松管制、户籍和土地改革以及利率市场化都有利于促进消费。此外,改革推进的步伐和顺序十分重要。我们担忧财政、政府治理和国企改革的进展可能会慢于投资和金融自由化,资本账户的开放进程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关键风险点。
明年机会在成长
中国证券报: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市场在经历亢奋之后归于平静。本轮改革行情能走多远?
朱纪刚:目前A股估值徘徊在历史低位,静待政策明朗。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改革指明方向后,制度改革将激发新的增长动力,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对于市场现状,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近几个月经济数据不差,经济增长超预期;另一种认为当前长端利率很高,会对未来经济造成大冲击。但我认为即使经济超预期,幅度也比较有限,因为经济本身难以支撑持续的繁荣态势。而从政策上看,因为有“上下限”,长端利率导致未来经济大幅度低预期的情况也很难出现。所以,市场无论悲观、乐观,经济增速都有望呈现一种稳增长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明年股市整体的大基调是平稳,我认为明年真正的机会是基本面良好的成长股,这是市场上涨的主力。
丁德武:海外舆论比国内更看好三中全会的《决定》,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将使中国资产升值,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港股也同样大涨。10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大幅回升,短期海外逐利资金再度流入和QFII的抢盘,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成为一只无形的做多力量。
沪综指目前是反弹还是反转,则要看股市的一二级市场机制如何改革,特别是一级市场新股发行如何改革,这是继三中全会改革决定后股票市场如何贯彻市场化价格机制改革和合理资源配置改革的具体问题,直接影响股市的供求关系。新股发行注册制、优先股解决一股独大的重大难点问题,将直接对市场成长股形成较大调整压力。“政策主题”机会、周期性二线蓝筹或将成为市场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