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土地储备概念引关注
随着上海自贸区区内土地供求矛盾的加剧,占比达80%的自贸区工业用地如何转换为商业用地,已成为当务之急。未来一旦土地性质的转换得以实施,则无疑将给自贸区“地主”带来极大的增值机会,预计拥有相关土地储备的外高桥(600648)、海博股份(600708)及中华企业(600675)有望获得资金的青睐。
外高桥(600648):公司子公司外联发展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集装箱综合处理物流、冷藏物流和危险品物流,拥有国家海关总署唯一指定的港区至保税区的集装箱直通式堆场,堆场面积达8万平方米。同时,公司还拥有上海最大的保税冷库、冷藏物流业务特色突出;参股公司物流中心负责开发的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已基本建成。该物流中心拥有约1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仓库。此外,其子公司新发展重点第三方物流和危险品物流,在保税区内已经拥有5.2万平方米的专业仓库、1.5万平方米的露天堆场。
海博股份(600708):公司控股100%的子公司上海海博斯班赛国际物流公司以1.03亿元,在临港保税港区内购置了164亩土地,用于建造中国首个汽车零配件物流基地。海博斯班赛计划将投资2.35亿元建造9万平方米的仓储基地,依托斯班赛的汽车物流经验和洋山保税港区的优势,打造中国汽车物流行业的旗舰,为国内外汽车生产厂商和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提供系统化、全程化服务。
中华企业(600675):公司在崇明岛陈家镇-东滩地区拥有约4000亩土地,该地拟建成海岛花园式的生态城镇。但公司拥有的上述地块能否从农用地转变为开发用地存在不确定性。据2012年年报披露,公司将加强崇明东滩地块管理,并启动研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