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地转商业用地或带来增值机会
根据相关规定,在自贸区内拿地或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或个人,可以申请将手中工业用地转变性质成为商办用地。不过,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且补缴土地出让金。
有业内人士表示,最近不断有租赁园区物业的生产型企业找上门来寻求做外迁业务,这些企业收到业主通知说目前正在承租的片区的土地要重新做规划,到期就不再续签了。市场猜测这可能与此前业内传出“上海自贸区内大部分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土地性质转变不可避免”有关。
德佑地产研究总监陆骑麟表示,自贸区设立后,如此大比重的工业用地与自贸区的规划存在较大冲突。如果自贸区管委会提出将部分工业用地流转为商业用地,且这种流转得以实施,则将引发自贸区土地的转让热潮,区内原有的工业设施可能会迁徙至其他区域。
作为上海自贸区开发主体之一的外高桥,其8月30日公布的定增预案显示,27亿元的募集资金将用于自由贸易试验区一期30个物流仓储、厂房研发、贸易服务项目的开发,用以建设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平台、亚太分拨中心平台、高端现代服务业平台和功能性贸易平台。其中包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平台中的四个项目,除卡尔蔡司项目外,均为仓库用地。有分析人士表示,这或许意味着相关的三宗子项目所用土地需要转变性质。
而早在10月10日上午,上海自贸区迎来市国土局的调研。该局明确表示,作为全市性课题的土地二次开发将在自贸区内先行试点,并为此赋予自贸区管委会更多的管理与操作权。就在调研结束后的当天下午,上海市国土局便召开专题研讨会,提出上海年内要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上取得一定成效。
需要指出的是,自贸热早已直接带动了区内办公楼租金和土地价格的飙涨。位于自贸区管委会对面的外高桥大厦,所有办公室甚至车库都早已被借完,租金则较自贸区挂牌前翻了四倍。(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