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改革才刚开始 未来市场或有四大特征
北京时间11月12日晚间,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于此次重要会议,中信建投证券在晚间的电话会议上认为:会议公报在一定程度上是低于预期的,作为一个框架性的改革安排,在具体内容方面比较有限。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洋认为,“改革会有很大的博弈成分,红利不是说释放就是放的。决策者的内部对未来可能仍有非常大的分歧。此次纲领性文件涉及了方方面面,如宏观调控、财税改革、土地流转等问题,可以说是未来十年的一个总纲。但未来的改革方向依然不明确,主要问题是:一、国企改革比较艰难,至少会有比较长的路要走;二、在宏观调控方面也比较含糊,公报一方面表示让市场起决定作用,但同时也强调了政府的作用,并不是唯一的靠市场解决问题;三、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改革的一个难点,中央需要权威性,地方需要让利。(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对上海有利的政策可能就不利于江苏和浙江等地的利益。)另外,第三次地方债务审计很匆忙,很迅速,但并没有在三中全会前公布,说明地方仍有很强的影响力。而财税改革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力量。”
“公报总体还是偏保守的,方案比较中庸。增量改革不可避免的触及到存量改革的利益。改革不能过多地依靠顶层设计,要靠市场自发的推进改革。既得利益群体并没有让利的压力。改革没有预期来得快也是可以理解的。对整体的改革还是要在一个现实的角度去考虑,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她想的过于完美。三中全会是改革的一个开始,具体改革还是来日方长。”王洋继续说道。
随后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分析师安尉也进行了发言,他表示:“本次三中全会形成了改革的共识,未来改革会渗入到资本市场的方方面面。但中国不可能产生休克性的剧烈变动。改革肯定是渐进式的。资本市场在不断地对经济的试探中进行波动。”
就策略而言,安尉认为:“短期市场存在一定的分歧,导致热点波动剧烈。后续改革概念股根据相关政策还会活跃。另外市场经历了长期调整后会进入一个反弹期,资金面有一定缓解,技术面超跌,反弹力度或比较强。大金融板块存在仓位置换的价值,今年没有表现的板块,如白酒等消费板块,以及出口类个股在反弹周期中会受到资金的青睐。明年经济供需平衡,伴随通胀、土地面紧张等担忧,行情可能出现稳准狠快等特征。从今年12月到明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可能会是一个有明显收益的阶段。明年周期和成长依然是如何布局的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是明年配置特点更为均衡,对成长股依然偏向于受惠于改革的板块行业,但明年很难维持像今年这样的热度,对于改革的预期很难形成共识,一定是想着最小阻力的方向运动。”
相关专题:(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