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六大改革释放红利 提高增长潜力
据新华社消息,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为海通证券对三中全会公报解读:
宏观姜超:改革鼓舞人心,细节任重道远
一、提出未来五大核心任务: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明确时间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说明改革仍是一项长期任务,任重道远。指出经济建设仍是中心,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涉及了价格、土地、金融、行政、财税、户籍改革等多个方面,符合市场之前对改革的预期。但从具体内容看以纲领性文字为主,依然需要未来的细节去充实。
价格改革的部分,提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间接涉及了资源品价格、金融价格、土地价格等各个领域的市场化。
土地改革部分,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及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力,隐含的是城市和农村土地有同等权力,以及对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房屋权力的确认。
金融改革部分,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前者涉及金融市场的完善,例如发展民营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价格市场化等;后者涉及资本项目的开放。
行政改革部分,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为进一步简政放权、以及“负面清单”等创新式管理埋下伏笔。
财税改革部分,提出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地方事权的上收以及中央财权的下放都成为可能,未来对事权的分配以及税制改革细节是关注焦点,希望能将教育、医疗、社保等相关事权收归中央,将消费税改成流动环节征收并下放地方,改变立法赋予地方举债权力,并通过预算公开来管理。
户籍改革部分,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意味着对农村居民的同等对待。
国企改革部分,没有明确提及,强调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三、政治体制改革涉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权力运行和监督,经济的民主必然需要政治民主的配合。社会事业改革涉及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提出公平可持续的原则,与户籍改革的成功密切相关。生态文明体制:提出用制度保护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四、如果上述所有改革能够落实,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从投资转向创新和效率,让社会更加公平,提高增长持续性。
策略荀玉根:风物长宜放眼量
1、改革方向明确,战略角度理解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总体上改革方向明确,尤其突出市场化,强调市场化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对比之前市场关心的383方案,八个方面都涉及到了,细项而言,383方案中“行政改革、打破垄断、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创新绿色、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六个方面着墨较多,土地改革、金融改革着墨较少。此外,军队建设改革、公共安全方面,相比十六、十七届三中全会着墨较多,专门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因之前市场对三中全会充满期待,尤其是土改、金改、二胎等政策预期高,《公报》中的提法比较纲领性会令短期情绪受影响。但对比过去历次三中全会后公报,均是比较框架性的提法。此外,《公报》将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联系在一起,提法上比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届三中全会高,建议以更长远的战略眼光理解此次会议。
2、中期布局方向:改革、创新
展望2014年的中期投资,影响市场的核心要素是改革、创新,而不是周期复辟。经济转型换挡期市场对经济周期、增长的弹性已经下降。2012年来宏观流动性、增长、微观盈利有拐点、无趋势的特征未打破,股指区间波动格局未变。短期情绪变化导致的市场波动,不用过虑。
布局未来两个方向:第一,市场化改革(破旧),如资源要素领域的天然气、铁路运费价格改革,市场化改革下管制放开的油气服务、铁路运营,及国企改革。第二,新经济(创新):美国经济复苏依靠科技创新,中国转型升级需要信息化,G2会形成新的循环,信息化浪潮中,苹果产业链、4G产业链、智慧城市(安防、移动支付、医疗信息化)、互联网金融等前景广阔。此外,新的增长模式需要新能源和环保。短期关注《公稿》中超预期的军工板块。
石化邓勇:打破垄断,推进市场化改革
虽然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没有明确提出对能源改革的定位,但文中多次提到市场化改革。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垄断程度较高,未来可能会在市场化改革方面有一定举措。
我们梳理了石油化工行业可能向民企逐步放开的领域,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1)常规油气:合作开发,产品分成;(2)非常规油气:允许民企进入;(3)油气管网:开采与管输分离;(4)油气进口权:逐步放开;(5)原油仓储:引入民间资本。
这五个领域涉及到的上市公司较多,我们建议关注通源石油(拥有页岩气开采的核心技术)、辽宁成大(唯一的油页岩开采上市公司)、广汇能源(期待早日取得原油进口权)、准油股份(拥有煤层气资源、且具备油气开采阶段完整的技术服务实力)。
风险提示:改革推进的时间与力度。
机械龙华:中全会公报对机械军工方面的阐述分析
1、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有利于军工行业
全会公报对军队的建设着墨相对较多,计有150字左右:“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另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专门提出要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这是此前没有相关报道,比较超预期的,有利于军工行业。建议关注控股集团有实质性订单突破的中国重工和北方创业,上述两个品种一个是装备海军蓝海作战能力,一个是陆军现代化装备从简单的坦克团向拥有大量轮式战车的机械化整编陆军师转变。
2、城镇化似重点为提高乡村现代化,土地政策有利于农机
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从上述描述中我们认为这里提到的城镇化与此前一般意义上搞基建的城镇化含义不同,重点似乎在于提高乡村现代化,有利于农业机械板块,但对传统意义上的基建和城镇化土建预期是一种破灭,对工程机械基本无拉动预期。
3、新闻联播里专门提示铁路总公司启动二次招标宣示了政府对铁路行业的态度
三中全会公报虽然没有提到具体的行业政策,仅是泛泛提出要放宽投资准入。但是在30分钟的新闻联播里专门提示铁路总公司启动二次招标,我们认为也是对铁路行业的一种表态。对于未来铁路的投资和改革的预期有:1、城际铁路的建设;2、中国高铁技术出口;3、铁路总公司货运价格和运营体系的重大改进,铁路运价改革也不会是简单涨价,而是提高指导价后按市场需求浮动并配套其他改革措施。上述预期每实现一条,将对该行业的估值向上拉动2-3倍PE。对铁路行业的改革和支持我们持乐观态度,关注大秦铁路、中国南车、北方创业、中国北车、永贵电器、时代新材。
不确定性因素:改革市场化推进进度不确定。
房地产涂力磊:“全会”地产涉及较少
1、地产实质内容涉及较少。此前传闻与中长期制度建设相关的房产税、多层次供应体系、市场化改革等问题都未涉及。
2、土改部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与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法完全一致,本次未做修改。但提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后期政策带来猜想。
3、土地大规模入市可能性不大。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主要涉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目前集体建设用地指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及其居住生活的空间承载地,包括农村居住用地、农村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用地、村办及乡镇企业用地等,土地产权为农民集体所有,在土地市场之外。集体建设用地自发地进入市场流转现象普遍发生,缺乏统一、规范管理。考虑农村用地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相对较小,实质影响有限。
相关专题:(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