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央行继续锁长放短、逆回购操作量减价增,坚持中性偏紧的明确态度,但近期汇率快速升值带来的被动货币投放对于流动性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央行在公开市场的资金回笼旨在对冲外部流动性增加而非中性偏紧政策的进一步加码,市场对于央行收紧公开操作的反应过度悲观和超调。事实上,作为基础货币投放方式,新增外汇占款和财政存款投放所增加的基础货币的成本最低,而央行逆回购、国库定存等形式向市场投放货币的成本较高,且规模有限,对资金面改善的影响形式大于实质。随着11-12月新增外汇占款上行趋势延续、财政存款投放规模增至1.5万亿左右,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将得到明显改善。
高华证券:近期短期利率或回落
预计短期利率可能在近期开始回落,尤其是在流动性的季节性需求减弱的情况下。受利率上升、社会融资规模增长放缓的影响,三季度内金融状况已经收紧。但是,以下宏观和政策因素会使央行控制短期利率的上升幅度。首先,避免市场过度波动。从最近的逆回购操作中可以看出,央行随时准备注入流动性来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其次,9月CPI上涨受到了水果蔬菜价格走高的推动,因此很可能是暂时的。至少从目前来看,CPI持续上升的风险较低,尤其是在11和12月基数较高的情况下。最后,虽然三季度经济增速反弹,但主要反映了7、8月的强劲增长,9月实体经济增长已有所回落。由于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已放缓,部分人士可能会认为大幅收紧流动性会导致增长进一步放缓。
东方证券:“钱荒”不会再现
至9月底,我们估算的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1.99%,连续两个月出现回升,基本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尽管近期货币市场利率出现了快速上扬的趋势,预计与财政存款增加有关,属于短期扰动,随着11-12月财政支出集中释放,短期紧张格局必然得以缓解。从目前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具体情况来看,在连续暂停三次逆回购后于近日重启逆回购,但量级较小,并且利率也随行就市的上升了0.2个百分点。此举并不意味着央行转向从紧的货币政策,其暂停逆回购是由于外汇占款增加较快,其重启逆回购也仅仅是表明一个不会再重蹈“钱荒”的态度。总体而言,预计央行在四季度仍然会保持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具体表现为其公开市场操作的对冲行为。
兴业证券:资金需求仍处于高位
未来两个月资金面将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一方面,年末财政存款的大量投放有助于改善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供应和增加银行存款稳定性;另一方面,年内外汇占款增加的局面仍有望持续。而央行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偏稳的概率较大,不会明显紧缩。但站在较长的时间尺度来看,银行融入负债扩张表外业务的行为模式在短期很难改变,资金需求仍将处于高位,资金面的宽松程度有限。(中国证券报 葛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