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这一点已在广东深圳、珠海开始试点。在广东等地实行的商事登记试点中,商事主体无需进行年度检验,而是向商事登记机关提交包括登记事项、备案事项、注册资本实缴情况、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在内的年度报告。
知名经济学者马光远认为,取消工商部门对公司的年检,建立规范的抽查制度,克服检查的随意性,政府再也不能以此来收费和折腾公司,这是本届政府释放出的最大的制度红利。
亮点摘录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
●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由地方政府具体规定。
●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将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的“黑名录”。
●推进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新闻背景
广东多地已试点相关改革
据称2013年私企户数首超江苏得益于此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是今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方案要求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将前置许可改为后置。国务院此次部署的改革,正是政府转变职能总体部署和改革方案中又一项举措。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院长、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赵旭东昨日对南都记者表示,对于实力较弱的投资者来说,公司注册门槛降低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可以从事公司经营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开拓社会投资资源,运用社会财富,推动设立更多的公司,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去年以来,国家工商总局已经批准广东在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等地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各地的试点方案中,除放宽注册资本限额外,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年度报告取代年审、企业信息公开并纳入信用监管体系等内容都有试点。据了解,广东推行商事登记改革试点以来,在整体环境并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登记数量快速增长。广东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透露,2013年广东私营企业户数首次赶超江苏,得益于广东积极推行商事登记和企业登记改革的制度优势。
深圳市的数据也显示,自今年3月1日施行商事登记改革以来,到9月30日全市新登记24 .2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30%,是去年全年新登记数量的1.5倍。(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