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税起征点提升到房产税、遗产税等税种纳入议程,中国收入分配改革近年来频繁落子。不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袁绪程告诉中新社记者,在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仅通过二次分配来调整,难以有效缩小收入差距。
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07年,劳动报酬在中国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已由51.4%持续下降至39.7%;同期资本所得占比从36.3%持续提高到46.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张玉台指出,劳动者报酬占比之所以持续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者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力保护,在初次分配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经济学家厉以宁也曾建议,要在劳动力市场上促使买方和卖方的地位趋于平等,应该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
除了提升劳动者报酬占比,如何使得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也是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但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8%,再度跑输GDP增速。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中新社记者指出,前三季度中国居民收入增速相比去年回落近三个百分点,将对下一步消费形成强烈制约。
事实上,收入增速放缓、消费增速回落这一链条不仅是中国经济今年收好官、明年开好局的阻碍,亦是中国经济升级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告诉中新社记者,目前中国正处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艰难爬坡阶段,只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中低收入者购买力,才能释放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
不难看出,要实现李克强今天提出的“短项”变“长项”目标,收入分配改革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除了促进劳动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李克强今天亦强调要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养老、医疗、低保、住房等基本保障问题,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让广大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人们也期待能在下个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找到如何提高个低收入者工资水平、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调节收入过高行业等问题的答案。(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