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连结熊市,跨向牛市的盘整、震荡、最终走出熊市的一年。2006年大部分投资者心情特别复杂,熊市阴影,恐慌,又感觉机会比以前 多,故事 开始多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惊喜出现:2006年压在投资者头上最大的利空是,股权分置于2005年开始推进,一年后小非开始解禁,市场担心源源不断的大小 非解禁之后,市场是否有承接能力?这个最大利空使2006年大盘指数难以上行。但是,在最大利空的压迫之下,大盘指数不再退回998点这个熊市标杆点。大 盘指数在1000点上方,几经上下,顽强地,慢慢地企稳。这个过程对许多投资者是个痛苦,当大盘和个股有所上涨,部分解套时,不少投资者立马解套走人远离 毒品和股市。这部分投资者当然与其后2007年大牛市无缘。但是也有许多投资者从股权分置改革中看到了机会,看到了希望,变大利空为大利多,专门寻找正在 改制个股的机会,结果反而从股权分置改革中获利丰厚。
2013年市场也有大利空压顶,就是新股何时恢复发行。许多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 游击战中,只要一听到新股何时发行的新闻立马抛股走人。这个最大利空压 制2013年全年的市场走势,使大盘指数难以单边上行。但是,每当投资者抛股走人,回头一看,大盘指数并没有因恐慌持续下跌。大盘指数抗跌性明显增强,大 盘虽然因某因素瞬间下探后,又在更多因素支持下,又顽强地继续地向上挺进,虽然每一个目的地的攻克,那么艰难,那么痛苦,但大盘在下半年逐步企稳已成为大 多数人共识。
投资者实际上是这个社会中最精明的群体,他们越来越淡化专家们对基本面、对大盘指数、后市的整体预测。他们开始寻找个 股、板块的获利机会。他们把个 股、板块的机会,挖掘与改革政策、社会时尚、消费趋势、发展前景、紧密联系、创造出自贸区、手游、金改、芯片、电商、文化影视等层出不穷的题材牛股。在上 证指数还 在2700点区间时,这些板块个股早已冲向了3000点甚至6000点更高的价位。这就是局部牛市,结构牛市。聪明的管理层对这种个股、结构行情决不会任 意打压。因为,这种行情对于激活市场人气、稳定市场,是利大于弊效应。市场需要各种类型的资金、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当股市基本面还有大利空,股价指数不可 能单边上涨之际,市场便需要个股行情、结构行情。这些行情会蔓延、会扩散,从而最终会引爆整体行情。中国沪深股市还会有大牛市行情吗?大部分人将信将疑。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把目前的个股行情、结构行情做好做实,先把目前的指数位巩固,凝聚信心,然后展望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