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A股最大抽血机来袭 三连阴后2140能否撑得住(2)

www.yingfu001.com 2013-10-18 06:51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房企再融资松动 迪马股份重组获受理

  昨晚,迪马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于10月1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证监会对公司提交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认为该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据了解,迪马股份是首家公示重组事项获得证监会受理的上市房企。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自2009年8月暂停审核上市房企再融资以来,证监会对上市房企再融资的态度进一步松动,上市房地产企业再融资完全开闸可能为期不远。

  根据迪马股份重组预案,其除了发行股份购买大股东房地产资产外,还向10个特定投资者定向融资13.84亿元。

  红塔证券投资顾问姚栋钦昨晚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迪马股份重组获得证监会受理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再融资完全开闸,目前的房企再融资预案不少募投项目是投向新项目,包括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和住宅地产开发等,只有当它们的再融资获批,才能认为是明确的上市房企再融资开闸信号。

  昨天迪马股份相关负责人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同样表示,获得证监会受理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还要通过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审核,最终能否获得核准还有不确定性,可能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重庆晨报 毛莹)

  三季度银行再融资高达1630亿元 股份制银行承压最重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新《资本管理办法》有过渡期,但似乎并未让一些银行“松口气”

  虽然曾经动辄数千亿的再融资潮已经变得不再凶猛,但是资本的压力仍然是众多银行心中的一块大石,让银行再融资的浪花层层叠叠。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三季度,就有超过1630亿的再融资方案发布或者准备发布。“股份制银行是重灾区,多家银行已经跌破或逼近资本红线。虽然新《资本管理办法》有过渡期,但是这似乎并没有让有些银行松一口气。”业内人士指出。

  三季度再融资计划超千亿元

  招行历时两年的A+H配股方案终于获批,拟融资共不超过350亿元人民币,用于补充资本金;8月22日晚间,招商银行公告其《A股配股说明书》(下称《说明书》)。根据《说明书》,本次配股将按每10股配售1.74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A股和H股配股比例相同。 其中,A股配股股数为30.74亿股,H股配股股数为6.80亿股,合计配股股数为37.54亿股。预计总融资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人民币350亿,其中A股配股预计融资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人民币287亿,H股配股预计融资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人民币64亿。

  9月4日,招商银行在A股市场上配股,获得275.25亿元的融资,这是招商银行在2009年以来的第三次再融资。

  平安银行中报称,未来平安银行继续推进系列资本金补充计划,包括向平安集团定向增发不超过200亿元。然而9月8日晚间,中国平安公告显示,9月6日,公司与平安银行签署《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认购协议》,认购平安银行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3.23亿股的股票,每股认购价格为11.17元。中国平安表示,此次股份认购将降低公司的自有资金不超过148亿元,所投资资金将用于补充平安银行核心资本,提高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

  除此之外,二级资本工具也被银行青睐。

  7月29日晚间,中国银行公告称,为补充该行二级资本,当日该行董事会会议全票审议通过关于授权高级管理层在境内外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的议案。

  中信银行8月27日公告,拟在境内市场发行不超过370亿元的二级资本工具,债券不少于5年期。

  9月18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银监会同意该行发行不超过162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并将按照有关法规计入二级资本。光大银行表示,除融资方式外,还将采取提升资本回报率等内源式方式,来缓解资本压力。其中包括发展信用卡业务和小微业务等举措。

  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承压

  中报数据显示,多家上市银行面临资本压力,而重灾区往往集中在股份制银行。

  中报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按照“旧办法”计算,招行资本充足率为11.39%,比年初下降0.75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8.12%,比年初下降0.37个百分点,这一指标已是招行连续三年低于8.5%的监管红线。而在新办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下,招行资本充足率为10.7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分别比上年末下降0.69个和0.34个百分点。去年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招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49%,虽然较年初提高0.27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监管层要求的8.5%标准。

  平安银行发布2013年半年业绩报告称,在资本充足率方面,按照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计算,上半年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为9.9%、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05%。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计算,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8.78%、一级资本充足率7.2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7.29%,符合监管分步达标要求。

  光大银行半年报显示,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计算,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0.55%,比上年末下降0.44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34%。而按照今年1月1日施行的监管新规,光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9.6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及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77%。

  根据银监会2011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要求,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对核心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分别为9.5%和8.5%。尽管属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但光大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仍低于监管要求。

  今年上半年,民生银行集团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2%,资本充足率为11.66%。

  半年报显示,以母公司口径计算浦发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48%,而按集团口径计算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61%,均低于2012年末8.97%的数值。

  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内的监管要求:2013年年底前,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5.5%、6.5%、8.5%,过渡期分步达标。即便按照过渡期的要求,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虽勉强达标但也已逼近红线。

  虽然一向稳健的五大行暂时没有面临如上述股份制银行那样严峻的资本压力,但是统计显示,在新的资本计算方法下,五大银行资本充足指标较一季度出现普降。五大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下滑0.31个百分点至12.6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下滑0.27个百分点至9.93%。

  优先股是新航道?

  优先股改革的消息让银行股着实火了一把。业内人士指出,优先股制度的推出,正好给融资压力巨大的银行开辟了一条新的股权融资之道,相对债券及其他债券类融资方式,优先股没有还本压力,还可以延迟支付股利,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偿付压力和债券的再发行成本。

  分析称,相对于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等融资方式而言,银行类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融资更具备优势。银行股再融资基本上都是“大手笔”,由于优先股不上市流通,既不会从市场中抽血,也不会像限售股解禁一样造成压力。此外,优先股发行一般不存在风险,毕竟其投资者追求的是固定的股息收益,而其他几种方式则不一样。同时也有利于防范利益输送。相对而言,优先股制度能更好地满足银行股的融资需求,也更适合目前A股市场的现实需要。(证券日报 曹蓓)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