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中国:改革期待三中全会 投资者是否撤离
9月26日,瑞银证券发表了《万众期待 能否众望所归》的报告,对中国三中全会改革,市场影响,意义,民众期待,投资者关系以及可能的意外一一做了阐述,瑞银证券认为,未来1-2年里,即使没有重大改革出台,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城镇化的推动以及仍然充裕的国内流动性,中国经济仍能实现7%以上的增长。但是,如果未能有序推进必要的改革,那么增长恐怕将难以持续。
瑞银中国预测,下面这些重大的改革项目,将会决定三中全的成效以及中国未来经济的走势。
1、三中全会的重大积极意义何在?
本届三中全会是每十年一次的重要方针性会议,我们预计其最大的积极意义在于会议将显示:
决策层对于中国经济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决策层重申继续推进市场化的改革、并辅之以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来解决结构性问题,而不是重回老路。这个方向在全球金融危机、最大的市场化经济体都不得不向政府寻求救助后,仍能坚持,意义重大。
中国承诺将继续开放并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而不是固步自封。政府很可能会在三中全会上公布更多的贸易和金融市场化改革——中国希望在更多领域引入国际规则、当然也希望更多地参与规则的制订。
2、对哪些改革不宜期望太高?
由于三中全会是党的会议而非政府会议,而且考虑到艰难的改革也需要一定时间来获取政治上和民众的支持,再加上许多问题上仍然存有较大争议,我们认为就以下一些问题不宜对三中全会抱有过高的期待:
未来十年所有重大改革措施的的路线图或具体时间表。这是党的全体会议,主要是为改革设定基本原则和方向、而非具体细节。此外,即便就要改革什么达成共识,对于如何改革以及改革的先后顺序也仍有争议。政府需要在未来几年里对各种提议进行论证和抉择。
立即重构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税关系。财税体制改革涉及不同利益集团和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因此也是最难操作的。尽管这方面可能会出现许多调整,但我们认为未来两年内以下方面难有重大突破: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作大规模让税、大举发行地方市政债、全国范围征收房产税或对个人所得税作出重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