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加速获批。从地理范围上看,上海自贸区规划面积为28平方公里,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自贸区简化监管手续、降低成本,实现“境内关外”。上海自贸区方案率先获批,离不开上海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持。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被认为是继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后,在扩大改革开放方面迈出的最重要一步。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意义:其一,上海自贸区可能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的试验田。
与此前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前海建设不同,上海自贸区建设并非单纯的政策优惠,而是深刻的制度创新;其二,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上海自贸区将成为中国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首个对外开放窗口,将起到减轻外贸压力的作用。
上海有望往贸易、物流和金融枢纽等综合型模式发展。从国际经验看,自贸区的发展趋势是综合型。从区位优势看,上海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人文基础、工业产业基础、开放经验和金融基础。从目前政策规划看,自贸区建设不仅包括免税、贸易便利化等具体货物贸易流域的特殊政策,还涉及金融领域的开放、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创新。上海自贸区成为东北亚贸易、物流和金融的枢纽平台已初具雏形。
上海自贸区总体规划和重大改革方向。上海自贸区方案最终将可能落实到金融、贸易、航运等五大领域的开放政策,以及管理、税收、法规等五个方面的一揽子创新。下阶段可能出台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一,税收优惠,包括所得税、增值税等;其二,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其三,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其四,金融自由化。
行情演绎:走过鸡犬升天,等待去伪存真。广义的讲,受益于自贸区的领域有:享受税收优惠和减免的企业;区域内地产、园区开发以及建筑公司受益于土地升值;转口贸易快速发展,相关的港口、仓储、物流、运输公司;商贸零售业受益于购物零关税。但必须指出,主题投资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鸡犬升天和去伪存真,市场已充分反映自贸区政策利好,全面普涨阶段基本告一段落,后续则需要等待政策的具体落实,并认真分析受益程度,甄别和选择少数标的。
风险提示:自贸区主题概念短期涨幅过大、上海自贸区细则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