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锐:指数第二波拉升难以快速成行
周一惊天动地的爆量突破之后,后续行情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演绎,是我们相当好奇且持续试图研究的话题。既然多头已经“亮剑”打破多项纪录,突破多道关卡,显然这种走势就是冲着逼空去的,此时再去为了“死要面子”而坚持之前所谓的“看空论点”就毫无必要了,的确越涨确实风险累积越大,但您总不能一开始就在山脚下完全不登山,就直接等着“看山顶上的热闹”吧?抛开无意义的死空言论,以沪指为分析标的,若大盘将周一立柱作为本周的基石,随后是先围绕蓄力再发力上冲,形成类似“Z”型的走法,那就类似于去年12月5日开始的升浪;若大盘根本就耐不住蓄力的煎熬,而是且调且冲,所有调整都在盘中“强势完成”的话,那这种走势就类似于三年前我们记忆犹新的“国庆攻势”行情。
像“国庆攻势”那样走自然是为了“破顶”,比如当年原版行情就让沪指再度站上了3000点大关,打破了之前的3478-3361-3306-3181高点连线,甚至差点就让我们把“头肩底”形态看得更高;而破顶走势的一个重要必须条件就是有量能的支持,说句很俗的话就是“成交有多大量,股指才有多大胆”。本波行情在周二周三都出现过震荡,但执拗的多头一定要以新高作为补偿,同时量能也同步继续放大,这种“量价齐升”的走法显然不像是“Z”字型,不难看出大盘在改革红利的刺激下,已经有了重演国庆攻势的强烈欲望。今天的走势也不例外,早盘本来试图求稳的强势调整,分时图最终被浦发银行的崛起所打破了。
午评时说过,八股坚定止跌,浦发最终涨停,两大看点只需要来一个,指数就完全不必担心,其实我们都知道,银行股一旦冲起来(尤其是现在这种环境下)肯定是收不住的,所以与其判定八股会带领指数止跌回稳,倒不如横下心来支持指数繁荣会继续下去(当然为了严谨,两种可能性还是都要表述一下)。午后当然不会有所谓的“创业板午后崛起”的奇迹出现(中国经济,浦发天量已经俩“奇迹”了,中国股市已经有太多的奇迹,不需要第三个了),相反大家的目光基本上就是聚集在一件事上:即浦发银行到底能不能坚定涨停?由于熊市已经多年,想要对付这坚定涌出的套牢盘+获利盘肯定是不容易,午后浦发行开始巨幅放量(慢慢成交金额就接近周二了),不过涨停似乎始终事件很难的事情,多头心有余而力不足;相应“力不足”的还有大盘,在确认无忧的情况下我们希望指数出现2010年10月15日那样的拔高(10月14日走势才叫真正完美的上涨中继),但尾盘的再度跳水使得第二根长阳的梦想破灭,反而创业板在此时又坚定的止跌了,尽管其对大盘的上冲已经没可能做出什么贡献。
创业板止跌显然是被“屡次神奇的救命支撑线”30日均线所承托,苏大维格一度成为跌停代表的存在,但最终还是顽强地收了回来,可见就算难以大幅上涨,筹码的牢固性也不会使其连续深跌。那么影响主板,尤其是上证指数上行的“阻力线”又是什么?午评时已经说过,这同样是一条屡屡奏效的强大阻力,而且这一“阻”,就阻了大盘三年的时间。现在再多扩展说几句,此根线就是2010年11月11日的高点3186点与2011年4月18日的高点3067点的连线,如果我们用周线或者月线的中长周期指标来看,会发现2444和2334这两个上半年的重要高点也在连线附近,现在是年内第三次了再到这根线附近,尽管浦发银行一马当先浴血上攻,但最终还是没能涨停,甚至尾盘而明显力软了,同样的现象也可以印证在大盘身上:尽管沪指一度已经跨越了“超强高点连线”,但最高点位显然不等于收盘点位,最终市场还是被其所困,留下遗憾。
如此努力都不能收获相应的结果,不得不让我们服气“救命线”的强硬之处。在首先确立大盘中线无忧(即不会出现均线多头变空头排列)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做出理智的判断,即沪指再想快速发动第二波拉升(所谓第二波拉升,是指再出现一根类似周一那样的强突长阳)已经难以成行,在救命线的压制之下,这里“蓄势再攻”比用尽气力要理智的多,近期AH溢价指数(再涨就要超买)和沪B指数(三连中阳之后首个锤头阴,有短期调整需求,深证B指更是已经重心下移)也都支持这样的结论。股市里有一句话,叫“不与主力冲关,不陪散户守关”,如果对“救命线”的压制心存顾忌,则这里可以适当减减仓甚至暂时退出,如果多方胜利了,那么再右侧交易,如果是空方(暂时)胜利了,那么就等回调后再慢慢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