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2010年刚刚做过配股,2012年如果再配股,投资者有可能不满意;如果以可转债而言,又觉得不确定性比较大,万一达不到行权条件怎么办?”兴业银行董秘唐斌说:“所以最后选择了定向增发,一方面融入增量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股东结构。”
2012年,兴业银行定增募资235.32亿元;民生A股方案延期,但是H股顺利完成闪电配售募资111亿港元;招行方案延期;光大银行一切准备就绪后,一度传言9月登陆港交所,但因为投资者报价与管理层预期差距太大,而未能成行。
2013年,民生可转债终于在3月上市。而招行的配股计划,终于也在9月完成。
目前资本需求最紧迫的几家银行,如以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口径计算,最新的数据是: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8.78%,核心资本充足率7.29%;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9.67%,核心资本充足率7.77%;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9.92%,核心资本充足率7.86%。
平安银行解决的办法是向平安集团独家定向增发200亿元。其董事长孙建一说,相关方案已经上报到监管部门。
民生银行仍然希望可转债能够有一部分在年底前转股。目前其股价距离转股价格还差6毛钱左右,以民生银行曾经波澜壮阔的走势而言,如果市场好转,达到转股价格并不困难。
光大银行又一年的H股IPO冲刺几乎被认为又要搁浅。而此前光大集团计划的通过集团发债向光大银行增资的计划也随着光大金控挂牌推迟而前途未卜。截至发稿时止,光大并未宣布其他补充资本的计划。
农行、浦发优先股试点
对于银行而言,目前次级资本需求大部分均可以通过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补充,而核心资本只能通过利润计提和股本融资完成。
实际上,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证监会已经数次召集各大银行董秘,讨论银行通过优先股发行融资的可能性。
“优先股肯定是解决银行资本问题的一个办法。但是现在有好几种方案,我们还需要等待细则出台,再研究是否可以采用。”一家上市银行董秘表示。
一位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证监会力推的优先股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汇金、各地国资委在内的各大银行股东,他们并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投票权。
“如果让现有的股份直接转成优先股,汇金肯定是反对的。如果在增发的部分采取优先股形式,对于在大部分银行绝对控股的汇金冲击比较小。但是在一些股权相对分散的银行,大股东如果不认购优先股、二股东认购,但因为银行业绩未达预期,二股东又要求依法行使投票权了,对于大股东仍然有冲击。”这位人士说。
据理财周报记者得到的消息,一旦优先股细则颁布,首先试点的两家银行,很有可能是农行和浦发。
两家银行均拒绝回应此消息是否属实,表示属于信批内容。
浦发银行副行长穆矢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没有向股市再融资的计划,短期内资本压力不是很大。在未来会探索推出监管层鼓励的发行创设新型资本工具来补充资本。”
而此前据香港媒体报道,农行行长张云的分析师会议上明确提到:今年完全不需要发新股集资,但是会考虑发行优先股。
实际上,农行和浦发的资本压力并不在最紧迫之列。农行资本充足率11.81%,核心资本充足率9.11%;浦发资本充足率11.32%,核心资本充足率8.61%。
“农行代表汇金控股的银行,浦发代表股权相对分散、地方国资委主导的银行,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案。”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小知识:
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 (ordinary share)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