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龙认为,重庆、广州、天津等众多板块的“自贸区概念”如雨后春笋,但真正有含金量的还是上海自贸区。“作为第一个自贸区试点,上海自贸区的意义重大。如果把握住机会,拿到政策支持,预计物流、金融、商贸行业会有实实在在的收益,而且上海位于沿海地区,国际地位也被广泛承认,比纯概念股好一些。”杨德龙说,“但其他区域就是纯概念了,跟上海比毫无优势。”
杨德龙认为,自贸区概念股将出现分化,基金短期内肯定不会追高,等这一波行情进入深度调整后,或许有基金会进驻上海自贸区个股中。
Wind数据显示,9月2日,华贸物流、浦东建设再度涨停,但天津板块的滨海能源、津劝业等已开始遭遇获利了结,均出现大幅下跌。
自贸区概念股高烧
昨日,浦东建设、外高桥、锦江投资、华贸物流再次被蜂拥的资金打上涨停板。上周以来,自贸区概念股已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热门股。市场这种炒作的氛围持续扩散,以至包括天津、重庆、厦门、深圳等可能推出“自由贸易区”的二线概念股也火了起来,甚至演绎到只要带个“港”字就会上涨。
对于市场的这种反应,兴业证券近日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临近,打造“经济升级版”相关的改革举措和行业政策提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特别是上海自贸区,激活了投资者类似2009年至2010年炒作主体功能区的“炒地图”激情。但需警惕的是,改革终究是摸着石头过河,实际见效并进行系统性的推广仍有一个缓慢的过程,预期越高则透支越多,后续还需要深入研究相关改革措施和新兴产业政策的实质性影响。
在自贸区概念股鸡犬升天的同时,近日创业板、中小板中的“成长股”却意外出现调整。上周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超过3.8%,中小板指也下跌近1.83%。以跌幅最凶的上周五情况来看,市场资金总体净流出182亿元,在29个行业板块中有21个是资金流出板块。其中文化传播、计算机、通信等板块资金流出占比较大,资金流出绝对值较大的板块包括计算机、通信、传播等。尽管2日在上周五暴跌的背景下,创业板、中小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弹,但力度远不如以往。
市场的这种变化,似乎仍在印证风格的转换。瑞银证券的报告认为,在缺少增量资金入场的情况下,存量资金只能在板块、行业、风格之间进行切换。资金大量流入自由贸易区相关股票,直接导致创业板成交萎缩,股价调整。
不过,一些私募仍对小票集中的创业板、中小板保持了较强的信心。圆融方德高级研究员尹国红认为,目前创业板涨幅较大,对一些涨幅过大的成长股不建议追涨,可选择涨幅相对较小的成长股,如中小板类的一些股票操作。但总体看,创业板在目前位置不具备系统性风险。
上述观点获得不少私募的认同,深圳国诚投资总监黄道林指出,从中国经济大的背景来看,新兴产业还是市场的主流,政策扶持也是非常有力度的;从产业上来看,一些行业也的确出现爆炸式增长;从技术上来看创业板的趋势还是处于上升通道中;从市场情绪来看,人气还是在新兴产业上;总体看,创业板应当没有见顶。
“活水”流入有望增加
当然,上述私募人士的判断能否印证,仍要看未来资金的动向。
从上周的监测情况看,十个一级行业(GICS分类)中,除金融行业外,其余行业全部实现市场资金净流出。金融业全周实现资金净流入10.19亿元。在24个GICS二级行业中,仅有4个行业市场资金实现流入。银行业全周实现净流入资金382亿元,在所有行业中资金流入量排名第三。
此外,从外部“活水”的情况看,流入A股的资金有望持续增加。以在港上市的七只A股RQFII-ETF的情况看,在8月份多数新兴市场股市出现显著下跌、资金大规模撤离的背景下,这些A股RQFII-ETF都获得资金的持续追捧,单月净流入超过6亿元,而此前的7月,该数据为净流出30亿元,逆转态势显露。
对于可能的风格转换,诺安基金认为,在短期基本面较为平稳、市场情绪向好、但流动性仍有隐忧背景下,市场总体将维持震荡,投资机会趋于均衡。成长股经历普涨之后,总体估值已偏高,无疑增加了选股难度;而蓝筹板块的悲观预期呈现出自我强化的趋势,这或许又在孕育投资机会。
有分析观点认为,国债期货的上市,不管是从市场情绪还是资金流向上来说都可能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近期宏观经济数据向好,大盘蓝筹业绩增速超预期,这将对市场指数起到支撑作用。
不过,从资金规模上看,上述资金或许只能保证A股大盘“不太差”。方正证券(5.91,0.00, 0.00%)认为,央票发行以及逆回购利率降幅不及预期,显示了央行“锁长补短”的决心,也让市场对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难以抱着大幅投放的期望。9月10日和9月27日将有3年期央票到期,央行很有可能继续发行央票,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可能受到进一步打击,对公开市场投放无法抱有大的期望。
在央行不放水的情况下,市场仍然可能只是存量资金在自我折腾。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大盘股持续吸纳存量资金,则可能引发另一个风险。兴业证券认为,经济企稳而货币政策未松,融资成本走高抑制补库存,旺季可能不旺。除非货币政策放松,否则,基于经济复苏而炒作周期股只会加剧存量消耗,反而不利于大盘。
券商认为改革预期引领A股投资风向
尽管面临资金流出的预期,但在稳增长政策和改革预期的推动下,A股市场板块轮动活跃,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走出了相对稳定的结构性行情。多家券商普遍认为,未来由三中全会引发的改革预期将进一步发酵,金改、土改、医改可望带来基建、交通等行业的主题投资机会,前期涨幅较高的信息、传媒在回调后依然有参与良机。
改革预期继续发酵
当前,上海自贸区引发的改革预期已经让不少投资者尝到甜头。自贸区热潮尚未退烧,三中全会又确定了召开日期,不少券商认为,三中全会主题投资将是股市的下一个热点。
申银万国认为,主题活跃的格局将得到延续,应该关注三中全会市场还未发酵的主题机会。除了上海自贸区以外,建议投资者关注三中全会上有望出台,但目前市场还未充分反映的以“改革”为主线的主题性投资机会,包括土改、天然气产业链、期货概念、国企治理改善、医院投资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