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热情升温 商贸物流地产机会渐显
Wind数据显示,近日包括华贸物流、上海物贸、上港集团等在内的上海自贸区概念股上演了“涨停潮”。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地自贸区申报热情的高涨,未来与自贸区相关的物流、商贸、地产等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海通证券分析认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货物状态监管”等将促进贸易改革,将有助于厂商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消费者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能吸引各国货物到自贸区集散转口,有助推动自贸区航运物流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自贸区依赖的港口吞吐量上升,进出口总额上升。这有利于自贸区内的物流和贸易类企业,参股相关公司的园区公司将直接受益。此外,更多类型的公司进入自贸区,极大地丰富自贸区的商贸和产业类型,企业和消费者的增加有助于促进园区公司的商业物业和商品房的销售,利好房地产板块。
“伴随新的试点区域逐步扩大,开放促改革的‘制度红利’有望辐射至全国。”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在相关行业中,与自贸区直接相关的贸易、航运、港口、物流、建筑、地产、金融等领域将最为受益。
以开放促改革 自贸区树立改革新标杆
业内人士表示,自贸区不是针对单一城市的“政策红利”,而是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贸区建设试点不是国家为其“送礼”,而更倾向于为其“松绑”。国务院日前提出的暂停实施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等有关法律规定,就是最重要的“松绑”手段之一。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黄峰表示,自贸区建设的目的是以开放促改革,而不是给更多的政策优惠。国家将在自贸区内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进一步简政放权,使自贸区成为改革的新标杆。
“上海建设自贸试验区就是以开放倒逼改革。”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称,按照国际规范触动体制改革中最难改的审批制度。
对于国务院提出的“探索负面清单管理”问题,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所谓“负面清单管理”是指,针对与外商投资相关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简言之,“正面清单管理”是规定企业“只能做什么”,而“负面清单管理”是仅限定企业“不能做什么”,并以“清单”方式进行列示,法无禁止即可为,体现了“放权”的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