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盘持续震荡,但两市的结构性热点依然保持相对活跃。近期,在“宽带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利好消息刺激下,通信、大数据等板块表现明显强势,节能环保、智慧城市、互联网金融等热点也不时轮番活跃。然而,这些热点普遍都是今年以来资金持续关注的品种,涨幅较大,当前个股估值处在高位,对资金的吸引力明显降低,这从创业板指量能萎缩中已能“管中窥豹”。因此,这些热点普遍呈现持续性较差、热点轮换速度较快等特征,个股的把握难度明显增大。而一些持续受到追捧的个股却明显具有纯概念和资金炒作特征,捕捉难度较大,很难形成明显的赚钱效应,对于市场做多人气更难起到凝聚效果。此外,市场前期滞涨品种已经轮番出现一定补涨,煤炭、有色金属等周期性品种已经出现一波脉冲性的反弹行情,即使产能过剩最严重的钢铁板块也出现了一定的反弹,但动能明显不足,近期纷纷回落调整。可见,两市个股的可操作性已明显降低,尤其是近期两市量能萎缩明显,也从侧面佐证了投资者对于后市的判断趋于谨慎。
综上,在7月短期数据向好、稳增长政策托底、光大事件短期影响持续的背景下,市场或仍维持箱体震荡的运行格局,但在看不到更大反弹空间的格局下,个股的压力将会不断增大,尤其是前期强势品种非上即下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操作上总体仍需保持谨慎,而在当前这样的位置上,我们已经很难找到非常明显的防御品种,唯一的策略就是降低仓位,对个股逢高继续减磅,持币等待更好的入场时机。(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