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些措施得以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短期增长,但有利于中长期的经济再平衡。然而,最新的数据表明其中一些政策如限制产能过剩行业收效甚微。高盛认为一旦确定2013年经济增速维持在7.5%以上,政府将更加注重落实这些措施。
报告认为,预计此番促增长的政策不会有显著成效,但有利于中长期的经济再平衡。他指出,铁路建设行业被政府垄断,民营资本难以进入。对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仅能减税约300亿元(仅占2012年政府收入的0.2%)。考虑到贷款利率下限本就没有约束力,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的措施并不会显著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同时,报告还认为已出台的结构性政策一旦得到实行,在短期内会阻碍经济增长。禁建政府大楼和淘汰落后工业产能的举措将抑制未来的投资和生产活动。近期政府宣布的全面公共债务审计表明了政府对日益扩大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和或有负债规模的担忧。国家审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达到10.7万亿元。根据世界银行(行情 专区)、政府官员和国内券商的预测,目前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已达到15-20万亿元,约占2012全年GDP的30-40%。由于经济活动减少、融资成本升高,一些地方政府或政府支持性企业可能已经面临债务问题。一旦地方债的实际存量规模超出此前预期,那么对于政府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基调是否可持续、能否保证政策力度的担忧情绪会在市场中蔓延开来,而且考虑到近几年来金融体系已经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和建设-转让的融资建设方式向地方政府附属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提供了巨额信贷,金融体系中的债务问题也同样令人担忧。
最后,高盛报告指出,如果中国下决心实现扭转目前经济严重失衡的现状,那么2014年的经济增长须降至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