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暂停时间过长 实体经济发展缺了一个杠杆
IPO,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杠杆,处于转型升级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经济需要这个杠杆来撬动。但IPO重启预期一次又一次的后延则不免让人失望。现在,本轮IPO暂停已经接近9个月,IPO暂停时间有望创出历史新高,而重启仍没有确定的时间表。为了不让IPO暂停时间实现“超越”,为了中国经济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应该尽快重启IPO.
首先,IPO尽快重启意味着资本市场改革获得了重点突破,其整体改革才能取得更大成效。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是中国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这条经验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样重要。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实现整体推进的目标,要求推出的各项改革措施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市场结构,完善市场功能,提高市场透明度,切实落实“三公”原则,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重点突破”则要选取牵涉面广、市场影响力大的方面推出改革新举措,比如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发行人、投资人、中介机构以及监管部门是“四位一体”的:监管部门要制定严谨高效的制度,中介机构和发行人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得造假,投资人也应杜绝违规操作。只有实现这个目标,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才会让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满意。
本轮IPO之所以迟迟不能重启,恐怕与监管层力图协调这四方面关系以实现共赢有关。然而,资本市场的多数政策、规则都牵涉到财富和利益调整,很难找到让每个人都满意的方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也如是。
从资本市场改革全局来看,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股市也有望一扫颓势,重新回到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从这个角度考虑,IPO宜尽快重启。
其次,IPO长时间暂停,让实体经济发展缺少了一个杠杆,不利于经济转型升级。
对资本市场而言,适时重启IPO是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注入的新动力之一。这是因为,缺少了IPO的资本市场,就相当于实体经济发展缺少了一个杠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就缺少了重要的推动力和“燃料”供应源。
管理层一直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高直接融资水平,并且已经收到了一定成效。股市是提高直接融资水平的一个重要渠道。今年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2%,而在去年同期这一比值为3.4%。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缺少了IPO的股市其直接融资额是显著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