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严格审批对应的是上市企业质量越来越高,但财务造假问题仍有发生,说明发审并非问题核心,上市公司质量受质疑、市场长期低迷,监管执法没跟上可能是重要原因。与“重审批”相伴,过去很多年存在“轻监管”倾向。这固然一方面与监管能力、手段、技术、经验有关,但根源还是理念没跟上,以为注重审批就可以解决后续的监管问题,殊不知这想法违背了市场规律。
在当前国务院力推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之时,证券监管部门有必要吸取以往经验教训,改变理念,加紧补课,把监管执法做好做足。值得庆幸的是,如今的监管层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近两年,资本市场打击违法犯罪力度加强、追责处罚力度加大有目共睹。证监会主席肖钢上任以来,更是以雷霆之势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肖钢多次强调,要把工作重点切实转到加强监管执法,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上来,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予以倾斜;攻坚克难、动真碰硬,真正推动工作改进。
审批和监管执法都是法律赋予证监会的职责,监管执法不能作为市场可轻可重的软约束,而应当是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硬约束。只有威慑力够强,资本市场才会健康,投资者才会满意。(证券时报 郑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