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研究 > 正文

中美游戏股表现迥异:一边是火焰 一边是海水

www.yingfu001.com 2013-07-29 14:08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编 者 按

  今年的A股市场中,游戏股成为众多投资者追捧的“香饽饽”,中青宝(300052,SZ)、掌趣科技(300315,SZ)及北纬通信(002148,SZ)等个股狂涨数倍,相比之下,大洋彼岸美国游戏股的表现,却算得上异常冷静。

  本周,《每日经济新闻》精心挑选了数家全球大型游戏公司,深度剖析其盈利模式及产业现状,通过12、13两个版的解读,力图为读者破译其投资密码。

  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游戏股板块广受投资者追捧,近半手机游戏概念股的市盈率已逾百倍;而在美股市场,尽管其移动游戏产业仍处在高速发展期,但其个股的整体表现却显得不温不火。

  多因素促A股游戏板块猛涨

  今年上半年,游戏股板块是A股市场中最夺人眼球的板块之一,在大盘总体疲软的情况下,大批资金涌入该板块。截至上周五(7月26日)收盘,今年以来,多家参与游戏制作的上市公司股价已出现成倍的上涨,表现远远领先上证及创业板指数。

  在手机游戏概念股中,有近一半的股票市盈率超过100倍,其中,中青宝与掌趣科技的市盈率分别高达333.3倍与217.9倍,而旋极信息(300324,SZ)的市盈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91.6倍。中青宝可谓是最能反映此类股票上半年迅猛上涨的一只个股,截至上周五,该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的涨幅约达257%。

  A股市场游戏股大幅飙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得益于行业政策的影响,文化部发布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鼓励游戏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技术,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政策的刺激带动了投资者进入。除此之外,行业规模的迅速壮大也是刺激资金进入的一大原因。

  《2013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底,中国移动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1.71亿人,较2012年上半年增长了119.3%。

  此外,有分析认为,支撑游戏股疯狂上涨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是大规模的并购及并购预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包括掌趣科技、博瑞传播、大唐电信、浙报传媒、华谊兄弟在内的上市公司拟投入到游戏并购市场的资金已高达百亿元;而国际投资公司Digi-Capital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游戏业发生的并购总规模也才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5亿元)。

  美国游戏个股普遍冷静

  在美国,尽管移动游戏涵盖了全美近一半的移动用户,但许多海外分析机构依然认为,美国的移动游戏市场将会以较高的速率增长。

  eMarketer的报告显示,占美国总人口近四成的移动手机用户,会在今年通过移动手机平台玩游戏,在此类用户增多的影响下,2013年全美移动游戏收入预计将达到17.8亿美元。

  对于该行业的增长前景,eMarketer甚至认为,在经历了2011年、2012年高达三位数的高增长后,个股成长的势头短期内都不会出现停滞,到2017年时,移动游戏市场的总收入将有望达到37.7亿美元。

  既然市场增长前景乐观,那么美国股市游戏板块中的公司股价表现又如何呢?

  事实上,单从市盈率来看,美国许多知名游戏公司的股价估值水平,远不如A股游戏公司那般昂贵,其股价今年也未出现成倍的快速上涨。

  与目前A股游戏公司动辄上百倍的市盈率相比,美国游戏股的市盈率普遍较低,如电子艺界(ElectronicArtsInc.),这家覆盖了多种游戏平台的游戏厂商今年累计上涨近78%,截至上周五收盘,其市盈率为83.29倍。而拥有《使命召唤》、《魔兽世界》等风靡全球游戏的动视暴雪(ActivisionBlizzard,Inc.),其市盈率也仅为16.24倍。

  除了老牌游戏公司外,成立于2007年的Zynga公司 (股票代码:ZNGA)今年累计上涨近28%,涨幅远逊于A股市场中的多数手游股,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二季度的每股收益还处于亏损状态。

  成立于2001年的GluMobile公司(股票代码:GLUU)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开发商,该公司今年以来股价涨幅为21%,仅比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涨幅略高约1个百分点,截至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已连续五个季度出现经营亏损。

  解码海外游戏股投资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游戏产业从诞生至今,不过短短三四十年的时间,却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与膨胀。

  从上世纪末的单机游戏,到本世纪初的PC端游,再到对端游造成强烈冲击的页游,以及最近受到热捧的手游,随着硬件平台的快速升级,游戏市场的类型也在快速地更新换代,这也令游戏产业本身具有发展不平衡、升级较快等特点。

  社交游戏挑战传统格局

  前段时间,在某知名社交论坛中流传着这样一幅图片——2012年全球最大(按收入)的游戏公司座次表,其中前四名被游戏玩家所熟识,魔兽世界的开发商动视暴雪、PS游戏机开发商索尼、XBOX游戏机开发商微软以及FIFA足球系列开发商电子艺界(EA)。

  这张表中,还有一些公司亦十分吸引眼球,它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型视频游戏开发商,却靠着全新的社交游戏平台业务占据了一席之地。比如在香港上市的腾讯,其旗下游戏覆盖牌类、麻将类和休闲竞技类等,而在QQ客户端的帮助下,有着极高的客户粘性;又比如美国社交游戏巨头Zynga,拥有诸如《开心农场》、《德州扑克》等全球风靡的手机游戏,用户若要联网玩,则需要用Facebook账户登录。

  据统计,在收入规模排名前20的游戏公司中,就有五家从事社交游戏平台或者移动互联网游戏平台的开发,包括腾讯、日本GREE、苹果、Zynga和Facebook,足见游戏业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即从过去单纯靠主机游戏销售转向社交游戏和互联网游戏。

  三大主机平台仍占绝对优势

  事实上,海外游戏商的主营收入来源,不外乎是多平台的游戏销售、游戏主机销售、联网游戏销售以及关联产品销售。

  以大型游戏开发商电子艺界为例,彭博汇编的资料显示,在截至6月底的2014年第一财季,公司总收入为9.5亿美元,其中高达4.98亿美元来自三大主机平台游戏,依次是XBOX360(2.56亿美元)、PS3(2.38亿美元)、Wii(300万美元)和PS2(100万美元);2.98亿美元来自PC;1.34亿美元来自移动平台,依次是手机(1.13亿美元)、PSP(1200万美元)和任天堂DS(900万美元);剩余的1900万美元来自互联网服务和牌照等。

  而大型网游公司暴雪,在截至3月底的第一财季,公司主营收入达到13.24亿美元,其中三大主机(XBOX360、PS3、Wii)游戏收入接近60%,为7.5亿美元;多人在线游戏收入达到2.75亿美元,手持游戏和PC端游戏收入分别为1.6亿美元、9300万美元。

  以此可见,电子艺界和暴雪的收入都非常依赖于三大游戏主机平台,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其开发商微软(XBOX360)、索尼(PS3)和任天堂(Wii)的2012年收入规模能排进业内前十。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