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市场担心新股发行的“靴子”会随时落地,股指在2200点一线徘徊不前时,A股迎来了意外的利好:2000亿元RQFII额度审批已于近日正式开闸,股市再迎活水,牛熊分界线失而复得,市场信心倍增。
记者注意到,在创业板登顶千点之后,却出现了罕见的大震荡,而恰在这时,以银行地产为首的蓝筹股风云再起,创业板是否面临巨大的风险?“二八”风格转换是否能变为现实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千点关口 大震荡不可避免
上周,市场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创业板指数冲破了千点整数关,而伴随着指数冲过千点,创业板指数也出现了大幅震荡。那么,千点究竟是不是创业板的终点?创业板的后市又将何去何从呢?
在记者的采访中,有很多股民都认为,从沪深股市的历史来看,中小盘股票疯狂之后,往往会伴随着泡沫的形成,而蓝筹股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则会加速泡沫的破裂。“创业板的行情应该是在演绎"最后的盛宴",总体上涨空间已不大,现在应该是卖出的时候了。”股民邢女士谨慎的对记者表示,“上周五看到创业板指数大幅震荡,我把手里获利的一些股票都卖得差不多了,能赚一点是一点吧,蓝筹股动了,小股票肯定会跌。”
与邢女士的观点非常相近,华龙证券吴晓峰也认为,蓝筹走强其实是市场的风格在转换,这是正常现象,资金肯定会从高估值流向低估值,一个阶段后再轮回。“我们判断创业板在登顶千点后,累计涨幅已经很大,加上产业资本的大规模减持,下周创业板指数出现大幅震荡将不可避免,手中持有创业板股票的投资者应该注意市场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风险。”
蓝筹股走俏 风格转换水到渠成
记者采访发现,A股未来可能出现风格转换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而且大多数的分析人士均认为,上周创业板登顶千点后的大震荡以及银行地产等蓝筹股的崛起,将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记者同时发现,A股市场近期确实有多个迹象表明,市场资金在悄然向大盘蓝筹股转移,市场风格或已经开始转换。截至上周末,本月已发生651笔大宗交易,涉及258只个股,交易金额达到165.40亿元;不管是交易笔数还是交易金额,均已超过今年2月至4月的单月水准,而大宗交易井喷的背后,却呈现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数据显示,本月以来折价在9折以下的交易笔数多达200笔,其中以创业板和中小板个股为主;反观144笔溢价成交的个股中,主板个股却多达83只,最为典型的就是5月3日,民生银行等50只蓝筹股被3家QFII席位联袂“打包”买入,均为溢价成交,涉及金额达12.23亿元。
中航证券卫龙寅认为,在此前数月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群体持续表现强势的情况下,市场风格分化程度越来越大,这促使部分资金对成长股进行获利了结,并转而进入持续滞涨的蓝筹股及传统周期股,投资者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