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雨虹:破茧成蝶
2012-2013年是经营质量向上的拐点之年。东方雨虹于2008年9月上市,2009-2011年:收入份额从2.1%上升到3.6%;但利润份额从3.8%下降到了2.5%。2010年高铁基建业务收入大幅膨胀,但遭遇了2011年突然下滑,公司的经营质量遭到诟病。但是2012-2013出现了一个向好的拐点,外因在于行业变化,内因在于公司销售结构的调整。
防水材料行业的变化:品质诉求提升。防水材料的使用下游中地产占比最大,主要使用在屋顶、地下室等部位。随着防水质量问题的暴露,开发商对其质量诉求开始提升,体现为集中采购比例提升,这会将小企业挡在门外。这种转变在雨虹2012年的前五大客户变化中集中体现:有四个大型开发商包括万科、龙湖、大华、保利出现,2011年只有万科一个。
已然和对手拉开差距,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1、从客户诉求来看,质量、布局、施工、价格会对购买决定形成影响。公司在质量口碑和布局上已经具备先发优势,收入是第二梯队的4-5倍左右。2、有销售网络和品牌效应。销售结构来看,目前直销占有60-70%,可持续性强的地产直供增加,渠道占比30-40%,正处在40%左右增长的阶段,未来将超过直销。作为万科最大防水供应商姿态出现,会有品牌效应。3、文中比较了中国联塑、海螺型材、北新建材等几个公司,认为凭借雨虹目前的优势,第一阶段已经能够展望从4%到10%这个空间,未来若能有明显成本优势,则份额的获取会更为顺利。
“强烈推荐-A”,收入、利润份额向上拐点已出现。上市以来虽收入规模增长很快,但经营质量总是受到质疑,我们认为这来自于下游需求的不稳定性(高铁等),随着渠道和地产占比提升,费用率会下降,现金流会好转,公司已经迎来向好的拐点。预测2013-2015年EPS 为0.77、1.10、1.51元,复合增长率约40%。给予2014年21-23倍目标估值,目标价[23,25]元。
风险提示:地产过于紧缩;原材料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