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电信:营业收入大幅上升
大唐电信 600198
研究机构:天相投资 分析师:邹高 撰写日期:2011-05-03
公司属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提供微电子、软件、接入、终端、行业应用与通信服务五大类业务。公司构建"大终端加大服务"产业群,面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兴产业。
2011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2亿元,同比增长53.02%;营业利润亏损3,283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363万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637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542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0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较多,同比增长53.02%。主要原源于公司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及产业协同效应发挥作用,终端产业和行业应用产业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坚持转型。公司坚持“固本转型”战略,在电信行业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非电信行业应用及IT服务,未来前景看好。
综合毛利率仍下滑。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4.97个百分点至12.60%。主要源于报告期内拉动营业收入增长的终端及应用产业毛利率较低。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43个百分点至15.24%。各项费用率都小幅下降。
新兴产业依然是看点。新兴信息产业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课题,公司在储备水利、煤炭、电网行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联合设立物联网创投基金,作为产业领跑者将会优先受益。报告期内,公司设立新华瑞德,进一步推进电子阅读项目的发展,与新华社的合作将会提升公司内容资源品质,但该市场竞争激烈,仍需时间检验公司该类业务的发展。
EMV迁移有助公司业绩提升。国内EMV迁移年内有望初步形成规模,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芯片供应商,将会受益行业的启动。
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17元、0.25元、0.39元,按4月28日股票价格测算,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88倍、60倍、38倍。维持公司“中性”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兴信息产业市场开拓不力。
富春通信: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业绩须看LTE收入确认
富春通信 300299
研究机构:山西证券 分析师:张旭 撰写日期:2013-05-16
无线资本开支增加,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勘察设计作为网络建设的先行环节,启动最早。去年下半年随着TD6.1期建设的开始和LTE实验网规模扩大,公司的业务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LTE实验网,去年公司在福建就完成近2000个基站的勘察设计。今年LTE规模启动后,中移动无线资本开支大幅增加,公司凭借与中移院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务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截止目前公司已有4个省的项目正在进行当中,全年计划至少实现10个省2-3万基站的业务目标。
LTE确认周期或成影响业界最大不确定性因素。公司在业务发展良好的同时,报表业绩却显示出一定的不匹配。除部分短周期项目外,公司一般项目的收入确认周期需6-12个月,去年4季度的大部分收入现在还没有确认。而LTE作为新技术,需中移动集团公司制定收费标准,收入确认周期更长,而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事实上,公司2011年已经开始参与LTE项目,但由于收费标准一直未出,收入始终不能确认。我们认为,被市场给予厚望的LTE规模建设无疑会极大的带动公司业务发展,但具体业绩在报表上的得到体现还需时间,特别是LTE的收入确认周期是目前影响公司当期业绩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我们认为公司2013年的LTE项目业绩基本不可能在今年得到体现,不过如果去年的LTE收入能在年内确认,加上TD六期(去年的6.1期和今年的6.2期)项目收入,公司2013年的营收仍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毛利率大幅下滑有多重原因,未来能否回升还看LTE。公司2012年Q4的毛利率大幅下滑至34.8%,今年Q1更是下降到27.7%的历史低点。我们了解到,毛利率的大幅下滑是多重原因造成的:1.收入确认的滞后造成收入与成本的不匹配;2.勘察费用与设计费合并,TD单基站招标价格下滑较大;3.新并购的华南通信主要业务为管线施工,毛利率较低。其中收入延迟确认造成的收入与成本不匹配是公司去年Q4以来毛利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6-12个月的收入确认期,公司2012年年报体现的更多是招标规模较小的TD五期收入,而去年进行的TD6.1期和LTE项目劳务支出,其成本在当期确认,按照公司的会计政策,对预计可以得到补偿的劳务收入,以已发生的劳务成本确认,这就造成了收入与成本的不匹配,大幅拉低了公司的毛利水平。但需要指出的是,LTE项目本身的毛利水平并不低,单基站价格较3G有较大提升,人员利用率和费效比也更高。综上,我们认为未来公司的毛利率能否有效回升,还需要看LTE的收入确认周期和3/4G业务占比情况。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可以肯定,在中移动4G大规模建设的背景下,无线投资将迎来新一轮高峰,我们并不担心公司未来两年的发展前景。但收入确认的延迟和费用支出的当期确认以及LTE确认周期的不确定性,使公司业务上的“前期受益”难以及时反映到报表上来,却存在着较大的短期成本压力,从而造成业绩可能低于市场“高涨”的预期。对此,我们将公司短期评级下调为“增持”,预计2013~2014年公司EPS为0.47和0.83。
风险提示:LTE集团收费标准迟迟不出,LTE基站勘察设计费用快速下降,费用控制不力
杰赛科技:杨鑫林业务多点布局,未来可期
杰赛科技 002544
研究机构:国海证券 分析师:杨鑫林 撰写日期:2013-06-24
事件:
2013年6月,我们对杰赛科技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公司高管就企业经营与发展进行了交流。
评论:
公司隶属于中国电科集团第七研究所,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网络规划设计、PCB(印制电路板)、系统集成及其他。三大块业务收入比大概为2:3:5,但利润比为5:4:1。
1、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业务:受益于LTE。公司网规收入来源于三大运营商的比重分别约为:联通70%、移动12%、电信4%。公司占联通20%左右的份额,目标是首先保持在中国联通的份额,其次通过参与分包的形式争取中国移动LTE规划设计。中国移动6月21日正式公布了今年TD-LTE无线主设备的招标公告,此次集采涉及全国31个省市,采购规模约为20.7万个基站,共计55万载扇。公司下属的移动规划设计院积极在修改标书,准备参加投标,争取能直接获取份额。即使没有拿到,也可以通过承接中国移动设计院的分包任务。
预计今年这部分业务稳定增长,待LTE牌照正式发放、联通确定追加LTE投资之后将有望迎来大幅增长。
2、PCB:产能释放和军品比例提升带来营收和净利的双升。珠海PCB产业园目标争取能在今年年底完成厂房建设,明年开始陆续投产,预计明年下半年就开始生产,后年达产。产业园一期定位在高端军用PCB,产值增加5,6个亿,目前产值4个亿,二期是做通信其他相关的。公司现在在选择一些利润、附加值相对比较高的PCB板来做,以优质可观的利润来弥补暂时的产能不足。
PCB板主要客户:军工,中国电科集团下属几百个公司;航空航天企业;总装下面的企事业单位;珠三角通信或者电子的民营企业。公司具备武器装备生产许可证和国军标,PCB里面有军代驻厂(这些是这个行业的门槛);军民比例:4:6,民品多一些,民品板的毛利率有40%,军品要高一些,在50%左右。杰赛是最大的军工PCB商,在军方系统占有30-40%的份额,其他的都是比较分散的,军品板要的数量比较少、交货时间短,说明公司优异的生产管理能力。目前来说,PCB这一块关键看民品方面的波动,前两年经济危机对珠三角的冲击,那个时候军品板的比例较大,现在随着经济的恢复,民品板的比例逐渐上来。
预计未来随着产业园逐步投产,PCB产能释放,同时PCB板的军品比例将大幅提升,从而拉动PCB板收入和整体毛利率水平。
3、云计算:目前处于布局期。公司云计算业务目前处于树立品牌的阶段,短期内不会产生很大的业绩贡献。云计算收入去年1k多万不到2k万,今年大约会有40%-50%左右的增长。政府、运营商、券商是未来云计算需求量比较大的三大领域客户。杰赛在云计算的优势:杰赛脱胎于7所,对技术非常敏锐,研发跟进比较到位;与运营商关系非常好,已经中标中国移动、联通总部桌面云;国企背景,承接广州市的电子政务云,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接洽券商。
目前云计算业务有两个部门在做:网络规划设计院(为运营商提供服务,云计算平台用的是用美国vmware的平台在做;信息中心(杰赛自己研发的威帮云平台,有自主知识产权)。如果政府、军队等涉及到国家安全方面的需要,杰赛就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威帮云,如果有的企业不需要国内的,公司就通过规划设计院来提供vmware的方案。
4、海外市场:期待印尼模式推广。海外市场网优业务占比多一些,规划设计做的比较少。目前已经在印尼、马来西亚获得突破,其中印尼目前有两家网络规划设计公司:中通服和杰赛科技,而中通服被杰赛挤到印尼的一些边远城市。杰赛相比中通服的优势:1、本地化的策略做的比较好,在印尼有300多个工程人员,国内派出去的就只有20来个,大多的是印尼本地的工程师,是杰赛自己培养起来的,把印尼当地的科研人员招到中国来培训,然后再派遣出去。第二个原因是中通服和华为、中兴等合作关系在当地不如公司好。
公司和华为、中兴合作拓展印尼的市场,通过华为、中兴那里拿分包,去年5k万左右的收入。今年有望实现上亿元的营收(+100%)。目前公司计划在马来西亚也成立个子公司,希望能复制印尼的经验,拓展海外市场。
5、盈利预测。预计杰赛科技2013/14年EPS分别为0.30/0.38元,对于当前股价PE(13年)为28倍,维持“增持”评级。
大富科技:费用改善,预期向好
大富科技 300134
研究机构:财达证券 分析师:财达证券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3-05-30
2012年通信行业投资增速下滑,行业内竞争加剧,是公司成立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认为,通信设备行业已经走出阶段性谷底,行业会出现整体复苏。公司为了扩大产能,丰富产品线,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在2012年进行了逆势扩张并购。
在行业低迷的背景下,并购整合不及预期是造成12年业绩亏损的重要原因。
2013年,中移动资本开支超市场预期,同时国际运营商投资恢复,公司作为射频产品龙头企业,订单量将显著增加。随着整体产能利用率的上升,生产良品率的改善,LTE制式占比提高,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望出现较大回升。与此同时,公司改善过去的粗放式管理作风,进一步加强对研发、管理费用的控制,期间费用率预期下降约12个百分点,故2013年公司业绩将大幅扭转。
根据我们预测,2013年-2015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5亿元、26.8亿元、33.5亿元;对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 65亿元、3.65亿元、4.8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 51元、1.14元、1.50元,对应当前13. 58元的股价,市盈率分别为26.6倍、11.9倍、9.1倍。
之前公司股价上涨主要源自市场对4G LTE建设投入的预期。目前公司在费用控制改善的状态下,经营维持在微利的水平上,业绩的反转还未出现。原计划4月开始的中移动LTE建设招标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推迟到6月份,对公司今年业绩增长较为不利。此外,公司与华为等设备商的价格谈判博弈结果如何,仍有一定不确定性。我们给予公司“谨慎增持”评级。
武汉凡谷:产业结构变迁,利润率或持续低迷
武汉凡谷 002194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 分析师:卢山 撰写日期:2012-08-22
我们预计公司2012~2014年EPS为0.24、0.25、0.28元,对应最新股价6.11元,PE为25、24、22倍。在我们对企业未来三年5%左右复合增长的预测下,目前公司的估值偏高,我们维持“中性”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