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解决路径并不清晰。有研究报告指出,地方政府平台的债务问题受到土地财政和税收收入下降的影响,部分平台公司开始考虑转型的问题,比如承载政府的保障房等民生性项目,将保障房的任务分解摊派到几个平台,但就其成本收益而言自身不具可持续性。
然而针对指向中国经济基本面风险的海外唱空论调,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存在过分夸大的嫌疑。“我并不认为海外资金真正关心中国的经济形势。”海通证券(10.20,-0.04,-0.39%)国际首席经济分析师胡一帆表示,根据自己在美国及欧洲的路演经验,海外做空机构实际上对中国证券市场尤其是银行板块更感兴趣,这是他们反复就金融领域的风险提出质疑的重要原因。去年11月和今年1月,这些海外做空巨头就唱空银行股获得巨额收益,所以他们有动机通过唱空来压低股价进而抄底。
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尽管中国经济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但包括投资界、学界在内多为人士均表示,相较于新兴市场,中国仍然是一个有增长潜力的市场。其中,温州、前海等多地金融改革正在突破传统制度的桎梏,这些将为实体经济回归“健康状态”打下基础。
李慧勇认为,潜在危机不一定能够成为真正的危机,中国经济应该利用这个契机,通过新型城镇化释放潜在内需,同时通过主动控制风险或合理改革路径来应对风险。“我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更类似1998年到2002年的情形,当时同样存在外围做空和国内彷徨的困局,但最终还是走了出来,延续了9年的长期增长周期。”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今年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财政政策空间要超出货币政策,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服务业营改增方面的结构性减税、社会保障体制方面增加投入等。短期来说,政府可以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降低地方政府直接投资的作用,提高民生方面支出的增长。
有机构认为,上海、江苏、湖北、湖南等华东和华中核心经济区的复苏可能会在二季度出现。机构报告指出,今年房地产调控会影响地产销售,但对新开工的恢复很难产生阻力;建材、交运等中游行业旺季延后出现;大部分行业库存水平和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若需求改善带来开工率上升,将迎来大范围补库存。此外,海外复苏对于国内出口的正面影响也将在二季度以后逐渐显现。
实际上,经济复苏的迹象在广东沿海城市较为明显。据广东省统计局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12.88亿元,同比增长8.5%,延续了2012年二季度以来的稳步提升态势。据广州市发改委专家分析,广东对全国经济的运行趋势很敏感,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其复苏情况也优于全国其他地区。华东地区的江苏经济增速更是超过广东,山东的势头也不错。可以说,作为中国经济的引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复苏势头不错。整体而言,中国经济的依然值得期待。(中国证券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