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力动向 > 正文

企业年金投资范围扩大 长期资金入市步伐提速(2)

www.yingfu001.com 2013-04-24 10:33 证券日报我要评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表示,企业年金当前发展仍不充分,还有很大潜力,要继续加强市场推动,促进企业年金更快发展;资本市场不确定性仍很强,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还有诸多复杂因素,要加强市场应对,努力争取较好收益。

  据胡晓义透露,过去5年来,企业年金政策框架初步确立,规范化管理取得突破,市场趋向健康发展,投资收益有所增长,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12年年底,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已达5.47万家,参加职工1847万人,积累基金4821亿元,基金规模年均增长在30%以上,2012年企业年金新增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当年加权平均收益率5.68%,呈现快速较好发展势头。

  胡晓义指出,2013年企业年金将继续努力提高投资收益和管理效率,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今年将落实扩大投资范围和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两个文件,努力提高投资收益。

  “目前,企业年金投资收益不是很理想,从长期来看,其收益一定要高于通货膨胀才有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石化(600028)集团公司财务部年金办副处长史庭南认为,除市场原因外,由于很多企业和机构对年金资产追求绝对收益的本质属性认识不够,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出了问题。

  史庭南建议,企业年金的投资应以低风险投资产品为主,适度投资股票等高风险资产,还应事先设立保赢止损线,采取“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策略,才能获取长期稳健的收益。

  充当股市稳定剂

  国际经验表明,企业年金通过资本市场可以实现保值增值,同时作为长期投资者,企业年金也充当了资本市场稳定剂。

  上述两项通知意在扩大企业年金投资范围,企业年金投资新增加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五类金融产品。

  曹俊表示:“扩大企业年金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尤其是允许对股指期货的投资也是间接给证券市场提供了增量资金。”

  上述两项通知明确: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股票投资比例高于30%)、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30%。

  “实际上,目前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大部分在股市的资金投放多数没有达到30%,因此在股市的投资还是有限。”曹俊表示,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环境不断完善,以及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应该适度增加企业年金投资股市的比例。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此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企业年金投资股票市场比例比较小。”

  据记者了解,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已列入“十二五”规划,作为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一种补充性养老金制度,随着投资范围得到较大幅度的松绑,未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财政部于去年年底也发布了《国有金融企业年金管理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实际上,我国资本市场需要长期投资,如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入市。据相关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产3.61万亿元,净值2.87万亿元,分别增加21.92%和32.87%;管理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专户理财资产分别增加22.5%、28.9%和55.3%。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比例达17.4%,上升了1.73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企业年金规模不断增加,以及保值增值的需求,企业年金应加大在资本市场的投资。与此同时,监管层也需要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水平,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强化投资者保护机制;同时还要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为企业年金建设提供更好、更成熟的平台,创造更加公平有序透明的市场环境。

  杨燕绥认为,西方国家几十年的经验已经证明,养老金可以和资本市场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资本市场没有养老金是不健全的,养老金没有资本市场也就失去了高风险高收益的部分。可以说,养老金入市能加快资本市场的治理。

  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发展迅速 “普惠”道路越走越宽

  集合计划的推行为中小企业参与建立企业年金提供渠道

  企业年金参加人数从2007年的929万到2012年的1847万,翻了近一番。更重要的是从2011年企业年金集合计划获人社部批准发行开始,更多的中小企业员工纳入企业年金的保障范围。

  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已达5.47万家,参加职工1847万人,积累基金4821亿元,基金规模年均增长在30%以上,2012年新增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2012年底,共有48项集合计划、180个组合,参加的企业共有15815家,参加的职工总数为1922287名,基金余额为4450024.80万元。其中最大的集合计划为长江金色晚晴(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参加企业共有4968家,参加职工总数为434434名,基金余额为1557184.98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现在集合计划还远远赶不上单一计划的数量和规模,不过仅一年多的时间,集合计划就能发展到目前的规模,潜力巨大。更重要的是,集合计划的推行为中小企业参与建立企业年金提供渠道。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养老难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基本养老、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性养老组成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其中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归入第二支柱。 养老保障第二支柱的发展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品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难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作为我国养老体系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这条支柱仍旧太细、太短。

  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此前的调研数据显示,当前企业年金“富人俱乐部”的特色比较明显。所有参加企业年金的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中央和地方有实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要分布在交通、通讯、能源、金融等垄断行业。而目前中小企业建立的企业年金基金,在全国企业年金基金总规模中占比非常小,缴费人数也比较少。

  而我国绝大部分企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又偏低,恰恰是最需要加强养老保障的群体。如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不能扩大,这部分人群、特别是中低收入的职工还是不能获得很好的退休养老保障,实现不了企业年金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

  但是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市场主要以单一计划为主,即为某一企业单独制定年金计划。单一计划“门槛”较高,不适合中小企业的进入。

  2011年,长江养老的“金色晚晴”、“金色林荫”和“金色交响”3款集合计划获人社部批准发行,成为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最早试点,使更多的中小企业纳入企业年金的保障范围。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没有资产规模的限制,消除了中小型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门槛。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