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对电子阅读的巨大投入,直接绑架了自己,迫使它不得不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现在没钱烧了,可是又要营销怎么办,只好去切割出版社的利益了。
第五、潜在的电子阅读用户市场巨大,放弃太可惜。
当当网看到了这一点,亚马逊也看到了这一点,刘强东、马云都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大家在付出巨额成本的同时,都不舍得放弃这个市场。不过相比于淘宝网电子书的盈利,当当网这几年发展势头不那么好,刘强东通过多次促销蚕食当当的份额,淘宝越来越变成低价书籍的集散地,而天猫在图书销量上的提升,也是一个客观事实。至于亚马逊依靠kindle带来的用户高粘性,绝对让当当网睡不好觉。所以,电子书是当当的必争之地,只有保住电子书市场的份额,才能保住纸质图书的份额,只有保住纸质图书的份额,才能保住自己作为“中国亚马逊”的念想。
所以,烧!烧出市场,烧出用户习惯,烧出未来……用户相信你,员工相信你,可是出版社和作者不相信当当,因为他们发现当当的促销,居然是让自己在买单。
第六、对自己公关和善后能力过分自信。
事实上事件出来后,当当的公关部门就开始了各种救火行动。当当高估了自己控制供应链的能力。结果发现自己得罪的不仅仅是新晋诺奖得主,而得罪了一系列背景深厚的出版社。就在促销当天,人民日报就发文指出当当的不妥之处。当当网一夜之间,碰了一鼻子灰。
第七、缺乏规则感,对法律没有敬畏……
总之,当当网在上述多个原因的综合影响下,发动了这次破坏行业的行动。可惜李总最后没有罩住各种反对的声音。很多年前,碰到一个近代史学家,他说这几年碰到的不少中国企业家都有毛泽东的性格,就是没有什么不敢做。但是在现代商业社会,不遵守规则的企业家必然要付出代价。任何出格的、损人的商业行动,更是不太容易被行业接受。
不过,话说回来,我个人感觉李国庆这次冒险还是有些成绩的。因为,笔者发现周五一天我的同事几乎一整天都在当当网上下载图书,其中好几个是kindle的深度用户,他们下载的越多,就越形成对当当阅读端的依赖和习惯就越长,当然相应地这个生意要回本,时间也就更长了。
可是,当当的危机也恰恰在这里。对于电子书这块本来就没打算大力经营的绝大多数出版社来说,你要出版社陪着你一起培育用户,而且还做利润率这么低的市场,它肯定不干。要不然某出版领袖也不会在新浪微博上大喊,大不了以后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