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第17届国际液化天然气大会及展览16日在美国“能源之都”休斯敦拉开帷幕,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行业专家及官员与会,旨在探讨如何加快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发展。
专家一致认为,天然气已被视为一种基础性燃料,在世界各国日益重视低碳的今天和未来,清洁低价的天然气大有可为,而且其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
第17届国际液化天然气大会负责人杰伊·科庞表示,近年来的金融、经济和环境危机给世界范围内的燃料供给带来挑战,而对许多国家来说,液化天然气则已成为其切实可行的能源来源。能源专家认为,在今后15年,世界液化天然气需求量可望每年增长4.6%,高于整个燃气市场2.5%的年增长率。2010年,液化天然气在全球燃气供给中占比9%,这一比例在2030年前可望锐增至15%。而页岩气在美国和中国这些传统燃气进口国被发现,可望改变天然气市场的现状。
据悉,进入四月,各地天然气“涨声不断”,长春、苏州、天津、南通等地先后宣布提价或拟提价,涨价幅度多在0.2—0.5元/方之间。业内人士认为,此番天然气涨价多为2010年的补涨,对居民实际生活成本增加不大,但可能推高通胀预期。
经过此轮调整,许多地区的城市燃气公司已进入盈利区间,天然气生产商和进口商的积极性将有所提高。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上游及管输领域的气价也有望进行调整,从而对燃气生产企业、供应企业以及相关油气装备、服务企业形成利好。
天然气产业链自上而下可分为勘探生产、长输管道、下游应用三个部分,涉及价格主要包括出厂价、管输价和城市输配价。天然气终端销售方——城市燃气公司无疑最直接受益。相关上市公司包括长春燃气、陕天然气、深圳燃气、大通燃气、大众公用等。
国泰君安认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另一大受益者来自油气装备及服务业。该行业景气度与油企勘探开发投入正相关,而勘探开发投入又主要受油气资源价格 影响。油气装备将受益于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其中又最为看好稳产增产设备及服务、LNG产业链及下游气体运营等领域,上市公司包括惠博普、杰瑞股份、富瑞特装、通源石油、吉艾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