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围股指拖累,沪深两市周一大幅低开,盘中在汽车、酿酒、金融、有色金属等权重股杀跌的拖累下走低,谨慎情绪上升的同时,也导致量能萎缩明显。上证综指报收于2240.02点,下跌1.68%;深成指击穿9000点大关,报收于8999.02点,下跌1.10%。两市昨日共成交1530.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两成左右。
《大众证券报》:李克强总理指出,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这如何理解?
英大证券策略分析师/郑罡:从根本动力上看,“政府过紧日子”并非财政收入的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会进一步增加,但“紧出来”的资金将更多的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大众消费的基础。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也将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内需的释放空间巨大。从长远看,只有改变政府消费习惯,促使大众消费习惯改变才能更好的激发内需,大众消费本身具有很好的趋势,比如人们期待更好更优的食品、医疗等。政府支出改革是大势所趋,效果还需要观察,但有助于加快大众消费结构的改变。
新掌门将持续改革创新
《大众证券报》:证监会更换了“掌门人”,如何看待过往政策延续性,特别是IPO何时开闸?
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李俊:按照以往的规律,事件性因素可能有短期扰动,很难改变市场原有趋势,最终整个的趋势还是要回归基本面和政策面。
“两会”有个非常显著的信号,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大方向不变,可能只是在某些阶段加速或放慢。无论是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还是其他,资本市场整个制度上可能会体现出两点:第一,与整个大的宏观环境要配套;第二,自身不合理的地方会出现一些改变,会推动制度的建设,比如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郑罡:关于IPO开闸,这很有可能,但未来会更市场化一些,特别是退市制度会进一步完善,促使市场有进有出,供需平衡。不过,关于退市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亟待新一届管理层不断改革和推进。
制度红利仍存提防主力诱空
《大众证券报》:沪深周一两市震荡走低,量能萎缩明显,如何看待股指短期走势?
郑罡:市场走低有三重因素,一方面,新一届管理层履新后,市场有一定的观望情绪;另一方面,欧债危机再度发酵,导致两市谨慎;此外,宏观数据方面,目前看不及预期,弱复苏格局很可能延续。不过,我们对后市仍有信心,特别是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不仅有市场层面的,也包括经济层面。比如,日前铁路总公司成立,将更多以经济利益为目标,铁路建设借款等压力会有所缓解,从而对银行产生利好。此外,两市引资力度还会推进,此前引资方向多是海外资金,而国内的养老金、公积金入市步伐有望加快;否则,会造成海外资金处在底部,而国内资金在半山腰或者山顶进入A股。从走势看,如果短期大盘跌破年线,诱空的可能性较大。
李俊:去年年底有一个缺口,补缺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目前如果没有出现一些能推动市场向上的力量,可能还是会沿着原有惯性,这样,市场可能会寻找更重要的支撑位。此前经历了长时间上涨,而调整时间还不够,这意味着市场可能将这个缺口回补,以后再做新的判断。
目前看,市场调整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地产调控;第二、事件性冲击,比如3·15曝光的冲击、三公消费改变的影响;第三、中游复苏可能比市场预期要差。这样,市场可能没有显著的推动资金入市的动力。操作上,最好先观望,要抓结构性机会,持股时间要缩短。(大众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