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煤炭供需环境宽松,市场煤价格持续下跌。3月6日发布了最新一期的环渤海市场煤煤价,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22元/吨,连续十一周下跌,创历史新低(前一周期的低点是12年8月15日,价格为626元/吨)。目前环渤海港口煤炭库存,沿海电厂的煤炭库存均处于较高的位置,预计短期内国内煤价仍然呈现下跌趋势。
国际煤价企稳。2月28日澳大利亚BJ动力煤价格93.4美元/吨,环比1月底下降1%。目前价格处于13年以来的低位。后续价格也呈现下降趋势。
(二)春节后进入电煤供需淡季,沿海煤价将下跌
我们认为3-5月间电煤供需将进入传统淡季,煤价的降幅预计将更加明显。原因是:
(1)取暖用煤用电需求将退出市场。进入3月后,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用煤将退出市场需求,南方地区因天气原因而增加的居民取暖用电需求也将减退。
(2)煤矿复工,供给增加。春节前煤矿一般均会放假停产,供给减少。春节后,煤矿陆续复工,供给增加。尤其是两会之后煤矿复工进度将加快,供给增量更加明显。
(3)海外煤炭供给的持续冲击。
(4)价格由沿海向内陆传导,煤价普跌。沿海地区因供销渠道通畅,供需信息透明,价格市场化程度高且敏感,目前下水煤价格的持续下跌既反映出煤炭需求的疲软,也反映出经销商信心不足。这种信号将逐步向上游铁路直达煤地区和坑口煤地区传导。煤价将由沿海到内陆依次下跌。
结合历史煤价淡季变化规律,我们认为下水煤、内陆煤价格将普跌。相应的,煤价下跌过程中,火电公司的盈利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三)对国际煤价上涨的预期减弱
春节前,对“国际煤价上涨”的预期是抑制电力股表现的重要因素。在春节前与北京、上海、广深地区投资者的交流中,我们明显感觉到投资者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煤价大幅上涨”的预期非常强烈。部分投资者预期全球印钞,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煤价上涨,并最终传导到国内煤价上。但是我们基于供需关系分析,国内煤炭供需环境宽松,动力煤价格很难上涨。同时煤炭在大宗商品中的货币属性是最弱的。在经济温和复苏的情景下,煤价平稳,淡季下降趋势明显。
春节后,随着诸多要素的变化,投资者对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预期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从节后的国内外煤价走势看,印证了我们对煤价稳中有降的判断。
3.投资建议
总的来看,煤价下跌,电力行业盈利持续回升的基本面没有变化。电力板块防御性的投资特征也未改变。在市场平淡或下跌过程中,电力行业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维持对行业“推荐”的投资评级。从短期投资逻辑上看,我们紧盯“煤价下跌,火电盈利上升”这条主线,继续推荐国电电力(估值优势明显)、华电国际(业绩对煤价弹性大)、华能国际(规模最大的火电公司)。区域性的火电公司,内蒙华电、粤电力、上海电力、宝新能源、皖能电力。
我们基于谨慎原则,仅假设13年市场煤价均价与12年12月的水平相当。由于12年煤价前高后低,因此13年市场煤均价较12年均价下降10%。由于各公司间的综合煤价存在差异(合同煤、市场煤、进口煤结构差异,地域差异),因此各公司综合煤价降幅在5%-10%之间。(银河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