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逐步使劳动者报酬比重提高至45%左右。
要进一步扩大消费,建议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三年内逐步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提升为45%左右。具体做法:
一是将经济增长和职工收益密切挂钩,建立健全不同部门、行业和地区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将两者增长关系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之一。
二是降低政府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税收所占比重较高,2004-2008年各项税收(扣除企业所得税)占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比重为14%-15%,高于日本4-5个百分点。如果政府税收所得降低4个百分点转移给居民,每年大约可使劳动者报酬增加11000多亿元,劳动者报酬占比将提高3-4个百分点。
2。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拉动消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近年来,我国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居民保障水平,但目前社保体系和福利制度还不完善,居民为应对失业、养老、医疗、意外等社会保障问题,不得不约束消费,加大储蓄力度。既然我国居民保守消费模式主要是由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变保守消费模式为适度超前消费模式,就要以强化社会保障为突破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和可供支配财力的增加,我国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最终实现全民社会保障的目标。
(1)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将城市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的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将农村无子女户、无子户、独生子女户、丧失劳动能力户的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将其他农村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并最终实现全民社会保障的目标。
(2)增加社会保障项目。要将教育、住房纳入社会保障。如对城镇低收入户实行住房保障,提供廉租房、低价福利房等;如普及城乡12年制义务教育,大幅度降低居民普通教育的开支;如降低居民高等教育的费用开支,对城镇、农村低收入户子女上大学或职业学校,实行免学费并提供助学金的保障制度等等。
(3)提高社会保障力度。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障项目的同时,要逐步提高失业、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所有项目的社会保障力度,解除或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
3。优化网络购物环境,为电子商务大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购物的法律体系,规范网络购物市场的运行。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出台规范网络购物市场健康运行的法规条例,进一步规范交易程序和行为、保障交易公平和安全、清晰界定责任的法律功效;
二是要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法规,尽快建立健全适应于目前环境下的新法规、政策条例,才能使网购经济在法制轨道上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