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升级进入快速上升通道,消费在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仍有较大潜力可以挖掘。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0%,但与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率相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还有数亿人口要向城市转移。
可以预计,随着80后、90后新消费人口的崛起,随着数亿、甚至近10亿人口,在就业、定居、医疗教育等多方面、全方位、梯次性向各类城市迁徙,势必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造就一大批数百万、千万人口新的大都市涌现,并推动原有一、二线城市的规模扩张。城市化势必持续性推动极为旺盛的城市住房需求、教育医疗需求、和城乡基础设施需求等,所要产生的大宗商品需求无疑也是十分巨大的。
4。网络购物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国外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在消费市场更为发达的欧美国家,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往往更高,其中英国高达12%,美国和德国都达到9%;2010年韩国和美国网购用户占全国网民的比例分别为64.3%和66.0%。相比之下,我国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考虑到我国庞大的消费人口基数、当前网购人口占比仍然较小、人口密度较高适合网购发展、以及消费占GDP比重正在上升等四大因素,我国网络购物的增长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对于将成为未来网民增长重要群体的中年人群,还有较大的渗透空间。
从未来发展的预期看,我国互联网渗透逐步加深的势头不可逆转,网络购物供需面持续积极向好,这些都将推动网络购物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远未完成、居民消费仍有大幅升级空间、巨量人口基数奠定的庞大消费市场,无论是百货超市、还是作为新兴业态的网购,都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的提升,网民的线上消费潜力还将持续释放;电商企业的发展势头旺盛,网络购物供给能力逐步增长,服务水平持续深化,这些都将有力地创造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推动网络购物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
5。由投资向消费的转换过程将催生新的消费增长点。
一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中低端消费持续增长的新空间。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中低端消费将成为亮点之一。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上升;另一方面,以新生代为主体的农民工有着“半市民”的生活习性,消费倾向远远高于老一代农民工。
二是服务消费在消费升级中凸显发展空间。2012年,我国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人口,这从一个特定的侧面显现出服务业的重要影响力。未来受消费者收入上升与人口结构变化的双重推动,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服务业消费在总消费里面的比重从趋势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比如,文教娱乐、金融保险服务消费占比、居住服务占比、医疗保健消费占比都呈上升之势。
三是商品消费附加值增加伴随着商品功能的多样化。从消费的发展趋势看,随着消费的升级,商品消费附加值会逐步增加。在消费长周期的前期,许多商品消费“低价放量”;到了消费长周期的后期,随着商品拥有量渐趋饱和,而收入增长也支撑消费升级,消费体现出从量变到价变的转换。
保持消费持续拉动力仍需各方呵护
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外的依赖度将不断降低,而消费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从短期看,提振消费应当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对于已经出台或即将到期的扩大消费政策,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接续和替代政策,保证扩大消费政策的连续性。此外,对于网络购物、电子商务等新兴、有活力的消费方式,需要为其长远、健康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