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周小川驳斥“货币超发导致物价上涨”论

www.yingfu001.com 2012-11-01 08:53 北京青年报我要评论

周小川驳斥“货币超发导致物价上涨”论

  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周小川新著《国际金融危机:观察、分析与应对》 反思金融危机———

  本报讯 金融危机从初露端倪到集中爆发再到席卷全球,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都全面地对其进行了观察、分析、反思和对策研究。日前,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了周小川的新著《国际金融危机:观察、分析与应对》。该文集收录了2007年夏季危机刚刚开始显现到2012年夏季这5年间周小川在不同场合关于这次危机的演讲稿、公开发表的文章,还有少量的媒体访谈稿,共45篇。其中24篇是首次与读者见面。

  据出版方介绍,该书所收录的45篇文章围绕金融危机涉及危机的成因、危机救助、国际金融改革和监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也涉及中国应对危机、维护金融稳定和改进经济平衡的政策分析,主要包括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等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政策选择,以及我国在稳增长、扩内需等内容。比如,该书收录2011年3月18日周小川在中国人民银行第69次学术讲座上的讲话稿《中央银行治理研究:议题与要点》。其中就谈到大家热议的“货币超发”问题。

  针对近年时常有人提出中国“货币超发”这一概念,并将它解释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周小川提出了不同看法。

  周小川指出,在中国,“货币超发”这个说法,接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所谓“非经济发行”的概念。非经济发行指超过实体经济需要量的货币供应,经济发行则指货币供应量正好符合实体经济需求。由于过去中国所统计的实体经济只涵盖物质部门、不包括服务业,所以,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及经济快速发展,货币供应量很快就超过当时统计口径的“实体经济”的需要,表现为超经济发行,即所谓“货币超发”。但实际上,货币供应不仅是满足实物经济的需要,还需满足服务业及金融市场的需要。

  此外,由于多数研究和实证检验证明,调控货币供应量与中央银行保持物价稳定的目标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货币供应量这个指标,在西方学术界基本上已被弃用。周小川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指出,具有理性预期的经济主体预测经济现象时,会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所有能得到的信息来作出判断,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因此,中央银行能够预测的指标,公众也能预测。

  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周小川则指出,将政策利率作为单一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想法面临着挑战。因为这一做法的理论假设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顺畅,但现实的货币政策传导与此存在差异。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