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周小川:哪种货币政策工具都不排除使用

www.yingfu001.com 2012-08-22 20:59 证券时报我要评论

  央行近日巨额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市场预期降准和降息可能性降低,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央行行长周小川今日在中国科学院参加学术论坛的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货币工具的使用都不排除。

  周小川回应央行天量逆回购:哪种工具都不排除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电针对中国央行近期连续“大手笔”逆回购向市场注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22日出席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十年庆论坛后表示,央行不会排除使用任何形式的货币政策工具。

   通俗而言,逆回购就是央行主动向商业银行等借出资金,而商业银行以债券质押获取资金,这是央行充沛市场资金的主要方式之一。8月21日,中国央行刚刚在 公开市场进行了总计2200亿元人民币的逆回购操作,创下了5月份重启逆回购以来的单日最高水平,这相当于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

  有统计显示,从6月26日至今,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已向市场释放了11360亿元的流动性。

  此前有市场分析认为,央行连续实施巨量逆回购,将大幅降低短期内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周小川的回应正是针对此种观点,意味着央行并未放弃使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工具。

  今年以来,面对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央行已两次降息、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中国国内部分金融机构此前均预期,中国今年下半年至少还将下调两次存款金率,以此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中国新闻网)

  央行2200亿天量逆回购 浇冷短期降准预期

  面对月末资金趋紧,央行仍未选择降准注入流动性,而是祭出了单日逆回购的历史“天量”。

  2200亿规模创纪录 提前实现净投放

  21日,央行共开展了2200亿元逆回购,其中,7天期逆回购1500亿,14天期逆回购700亿,创下了单日逆回购规模的历史新高。

  由于昨日有500亿逆回购到期对冲,故周二单日净投放资金量高达1700亿元,约为下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量的4成左右。

  在降准预期屡次落空的背景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短期内市场对于降准出台的预期。

  逆回购放量本身已表明市场资金紧缺。东方汇理银行固定收益部研究员高德信表示,央行此次巨量逆回购颇不寻常,意欲缓解短期流动性紧张,一定程度上将目前高涨的降准预期“延后”。

  事实上,从7月份经济数据公布前后,到7月份外汇占款再现负增长数据公布后,在这些市场猜测的降准“时间窗口”前,央行均“按兵不动”,而是连续频繁开展逆回购操作。

  对此,市场分析认为,当前各地楼市呈现全面回暖,资产价格反弹风险增大,此时如果通过“降准”方式开闸放水,增加货币信贷供应量,将会加剧产能过剩、投资过热和楼市火爆的风险,也容易强化市场的通胀预期。

  多因素制约央行手脚 流动性微调力度加大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傅雄广告诉记者,7月房价上涨城市数扩大以及8月通胀小幅回升的预期,都制约着短期内货币政策的放松空间。

  而仔细观察8周来央行频繁使用的逆回购,不难发现,央行流动性供应渠道和方式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一方面,逆回购利率已成为市场新的利率风向标。昨日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超出市场预期,较此前维稳1月之久的逆回购利率突升5个基点,至3.40%,这也引导当天资金价格走高,继续维持资金面的紧平衡。

  昨日逆回购投放后,市场资金供给充足,但各期限回购利率不仅没有应声下跌,反而普涨。数据显示,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分别上涨12.88个基点和12.17个基点,充分表明央行逆回购利率的指导作用趋强。

  而另一方面,各期限逆回购交替使用,令资金投放更加精准。除了7天逆回购这一常规工具外,央行在上周又恢复14天逆回购,将投放资金锁定到月底,向市场表达维稳月末资金面的意图。

  事实上,在此前公布的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已将逆回购位列各类流动性工具之首。报告明确指出,下一阶段,将“运用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但面对9月较少的公开市场到期量,“天量”逆回购并未完全打消市场对降准的预期。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债券分析师郭草敏告诉记者,未来降准与否还需观察,若周四逆回购继续放量,两次逆回购量若与一次降准释放资金量相同,那逆回购到期后,未来降准的可能性依旧存在。(上海证券报)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