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将适时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记者19日获悉,监管部门正在研究社会各方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在对办法进一步修改后适时推出。
据了解,证监会《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积极肯定和支持,收到很好的反馈和建议。监管部门正在认真研究各方具体意见和建议,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管理暂行办法,适时推出实施。
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员工持股计划是指上市公司根据员工意愿,将应付员工工资、奖金等现金薪酬的一部分委托资产管理机构管理,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
根 据暂行办法,每年度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于最近12个月公司应付员工的工资、奖金等现金薪酬,且数额不得高于其现金薪酬总额的30%。每次实施 员工持股计划,其所购股票的持股期限不得低于36个月。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单个员工所获股份权 益对应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
员工持股计划在成熟市场是相当普遍的一种制度设计,有利于提升公司生产效率,提高公司综合实力,同时也是支持和培育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有效途径。证监会本月5日公布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即将开闸。
何志成: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长期利好股市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早就有之,很多上市公司原本就 有针对高管层的持股安排。过去上市公司员工通常持有的是IPO阶段的原始股,或者来自增发股票,与二级市场无关,也与上市公司中下层员工无关。但本次证监 会提出要对员工持股计划进行规范管理,显然不仅是针对高管持股,而是要扩大到中下层员工,是一种更加广泛的激励机制。而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 做出重大贡献的员工往往在基层,他们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上市后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很多大型商业银行上市之初,最高层董事会成 员都持 有原始股,但分行以及分行以下的很多骨干员工,都没有持股安排和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永远停留在最高层既不公平,也不能体现激励效果,同时不利于这些金 融类上市公司留住人才。相反,一些创业板公司很注意推行针对关键管理和技术岗位的中下层骨干员工的持股安排,不仅董事会成员持有原始股,高管层有持股计 划,这些上市公司还通过增发或直接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分配给有特殊贡献的中下层关键岗位的员工。这既是激励,也是一种“契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 发展。如果一半上市公司能够实行针对中下层员工的持股激励计划,股市的基本面一定能得到显著改善。因此,证监会此次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是提升中国 股市生命力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本次证监会提出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重点在“回购”,即必须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而且必须回购 资金要来源于员工工资奖金。这也意味着延迟兑 现员工收入,协商储备员工的劳动力价值。笔者认为,只要在“回购”上适度做一点文章,比如可以以优惠价回购股票;或者在税收方面体现优惠,员工被延迟兑现 的劳动力价值可以不计入当期工资总额,可以享受税收减免,自然有很多上市公司员工支持持股计划。
重要的是,上市公司若想激励有贡献的 优秀员 工,必须从二级市场买股票,这将刺激公司股价,进而有利于所有股东,这种逻辑关系有利于中国股市中长期发展。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中下层员工若想获得股权 激励,必须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从这层意义上说,鼓励上市公司改善并落实中下层员工持股计划,是中国股市能够获得良性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