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大盘继续弱势调整走势,早盘两市小幅低开,保险、银行和地产一度试图引领股指反弹,但无奈市场人气不足,资金交投热情不高,随后指数震荡回落。午后股指继续横盘整理,多空双方在僵持三个小时后,尾盘以空方获胜告终,股指逐级震荡回落,多方鲜有抵抗。最终两市以微跌报收,成交量创下今年来的地量水平。
从盘面来看,个股呈普跌格局,其中两市涨停非ST个股缩减至11家。板块方面,横琴新区板块领涨;电力设备板块在经过前期调整后也出现在涨幅榜前列;另外,仪电仪表、新能源、核电等板块也小幅上涨;相比之下,医药、酿酒食品、农林牧渔等防守型板块遭到资金较大力度的回吐,居于跌幅前列。整体来看,市场热点乏善可陈,指数虽然微跌,但个股风险依然在释放之中,调整幅度明显大于指数。
经济回稳基础不牢
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局部区域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出现缓慢回升,广东、浙江、江苏三省7月份工业增速比上半年分别提高了1.4、1.9和0.7个百分点;结构方面,非制造业景气度较高,并没有受到影响,同时轻工业比重工业好,离消费较近的行业景气度相对较高,说明结构转型正在进行;而高新技术产业比传统产业好,说明产业升级进展顺利;另外,近期的数据显示投资、消费出现企稳回升迹象,说明经济增速正处在筑底阶段。但一些经济先行指标如PMI、企业发电量仍然比较疲弱,表明我国经济要形成趋势性回暖的走势仍需一段时间。正如温总理在浙江杭州、湖州、嘉兴等地调研时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种大的经济背景下,机构资金普遍比较谨慎,市场对于经济企稳回升的时间也存在较大分歧,这是导致股指难以发动像样反弹的重要原因。
地量后或现地价
从近几个交易日的市场走势来看,股指重心逐级下移,将上周的反弹成果吞噬殆尽,反映目前市场信心极为疲弱。在当前市场资金面有限的情况下,机构资金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上半年机构超配的保险、券商、酿酒食品和医药等板块的快速补跌,表明机构正有序的从中撤离,未来仍需经历一个调仓的过程,市场也需要重新切换到新的主流热点。从技术上来看,两市成交量创下了今年地量水平,市场人气跌至低谷,根据量在价先的定律,地量之后或现地价,即沪指跌破2100点已是大概率事件。另外,MACD即将死叉,K线受制于多重短中期均线压制,短期大盘恐难脱离弱势区域。操作上,考虑到市场调指数更调个股的特征,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止跌,不宜盲目抄底,尤其需提防强势股的快速补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