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信心控制物价上涨--温家宝
* 未来通胀率料稳步下滑--温家宝
* 股市纷纷大涨回应,沪综指收高2.1%
* 分析师警告不应视此为政策转向信号
在投资者益发担忧通胀噩梦恐挥之不去的时候,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颇为乐观地表态,称有信心今年将牢牢控制住物价上涨,并预期未来通胀率将稳步下滑.
此消息被股票市场解读为积极信号,纷纷以大涨回应.但分析人士却发出警告,指称中国现在宣布应对通胀取得胜利仍言之过早,不应将温家宝的言论视为货币政策即将转变的讯号.
温家宝在周五版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称,中国政府有信心今年牢牢控制住物价上涨;已经将控制物价上涨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并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政策已经取得效果.
"我们对于今年将牢牢控制住物价上涨充满信心,目前整体物价水平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并预计将稳步下滑,"他写道.温家宝目前已乘专机飞往欧洲,并将于6月24日-28日正式对匈牙利、英国及德国进行访问.
此言一出,中国股市做多热情被激发,沪综指周五收盘站上2,700点,扬升2.1%创下逾四个月最大单日涨幅;且成交额剧增至逾1,400亿元人民币创两个月来新高.这同时也带动亚洲其它地区股市普遍走高,朝着九周来首次录得周线上升的方向迈进.
但美林美银经济学家陆挺表示,温家宝之所以如此正面,是由于他是在金融时报上面对海外读者发表的言论.
"尽管温家宝发表了一些正面讯息,但预期中国政府将很快转变其政策立场则可能是错误的,"他说.
交通银行宏观分析师陆志明亦持同样看法."(温的文章)宣传性的吧.通胀重心已经上升,即便小幅回落又有多少价值?"他说.
自去年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出5.1%的新高以後,今年已经连续三个月位居5%以上,且5月创出34个月新高5.5%.目前分析师普遍预期6月通胀将见顶,或达6%以上.
而物价高位运行本周稍早也得到官方证实.国家发改委就预计,6月CPI同比涨幅将超5,因翘尾达全年最高值;今後个别月份涨幅还可能会较高,但总体态势可控.
但是从工业增长和消费传出的迹象,却表明调控政策已发挥效应,中国经济正逐渐放缓,防止"超调"的呼声愈来愈高.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聂文就持不同看法.他表示,国内外的经济都显示出疲软的信号,美联储暗示不会出台QE3(第三轮量化宽松),使得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幅减轻.从政策层面来看,管理层可能意识到连续的紧缩政策对实体经济的累积紧缩效应太大,特别是流动性太紧,不利于经济软着陆,可能表明紧缩政策已经进入尾声.
最新发布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汇丰最新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6月初值,继续下滑降至11个月最低位;但投入价格指数续跌至11个月最低,表明通胀压力正在舒缓.
中国政府今年以来,已经两次加息,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同时也招致货币政策是否超调,应该转向的业界争执,并有学者建议设立宏观调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