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两市双双低开后,在地产股影响下略有反弹,随后再次下挫。午后,沪指两次跌至2610点附近,并在2610点上微幅震荡。2点17分,两市诸多板块忽然快速拉升,随即带动股指直线上行,但沪指在2630点停下脚步,随后一路小幅下跌,临近尾盘,股指再次小幅上行。昨日沪市成交量较上周五略有缩小。
截至收盘,沪指报2621.25点,跌21.57点,跌幅0.82%,成交661.4亿元;深成指报11328.7点,跌80.49点,跌幅0.71%,成交439.5亿元。
盘面上,两市仅券商、煤炭、房地产板块飘红,其余板块皆墨。两市超过2/3的个股下跌,跌停个股多达十余只。昨日建设银行(601939)、工商银行(601398)等指标股频频出现750手、740手的买单,似乎有护盘资金活跃的迹象,但有投资者认为应该是保险资金的加仓。另外,中国联通(600050)昨日大跌超5%。
市场直击
工行买单“气死你”
本报讯 (文/表 记者 王亮 )大盘银行股昨日迎来诡异批量买单。工商银行(601398)成交记录连续出现了大量740手的买单,价格多是4.29元。而建设银行(601939)也不甘寂寞,也出现了大量的750手买单,成交价多是4.94元。初步计算,主力全日在这两只股票上耗资超过1.2亿元。昨日工行微跌至4.26元,分析认为,不排除保险资金等机构资金已经进场,表明对银行股估值低点的确认。
网友:买单“气死你”
昨日上午10点开始, 工商银行盘口出现移动,频现每笔为740手的买单,被网友戏称为“气死你”。740手买单价格多是4.29元,午后这种情况继续以每分钟一次的频率出现,一直持续到临近收盘的14:40左右,长达三个多小时,主力耗资超过6000万元。
同时,建设银行也接力出现每笔750手的买单;初步计算,主力全日在这两只股票上耗资超过1.2亿元。
据了解,740买单间隔定时出现是一种算法交易,这样小单分散买入可以固定成交量,平均时间成交,分散成本。如果按照每分钟740手的速度买入工商银行,每分钟买入750手建设银行,全天交易180分钟计算的话,可以计算出主力在这两只股票上分别耗资5714万元、6642万元,总共耗资超过1.2个亿。
华创证券的银行业分析师王荣对本报记者表示:“机构资金入场到底是不是银行股反弹的标志很难判断,但相信是机构确认银行股估值低位并进行长期战略投资。”
券商:不排除机构入场
针对有分析称昨日的操作是保险资金进行加仓,王荣认为,程序下单法的确是保险资金常用的进场方式。因此不排除这种猜测。
“目前建设银行与工商银行股票市盈率只有7倍,从行业历史看是被低估的。而且,保险机构资金更看中这两大银行相对较高的年末派息与分红率,吸引了机构的战略投资。”王荣表示。
国金证券(600109)的银行业分析师陈建刚对记者表示,在国家宏观政策放松可能性缩小的情况下,银行上市公司在2011年下半年的增速应当会放缓。
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剑峰观察盘面说,用意“不好解释”。有些市场交易员习惯用盘面语言,有些“就是情绪的发泄”。
然而,目前银监部门杠杆率,拨贷比等监管新规对银行业业绩影响基本中性。因此,银行股价仍然具有一定的估值优势。陈建刚预计,2011年银行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增长为26%。
前期曾有类似情况
据了解,此前也曾出现类似的机构批量下单加仓导致反弹状况。也有分析称,根据其手法和以前的情况判断,应该是中国平安(601318)或中国人寿(601628)等大型保险机构进行加仓,属于常规季节性加仓。
在上一轮反弹前,险资曾有类似加仓行动,但其后股价创新低,再随后向上延续了一个月的行情,涨幅约10%。
机构观点
瑞信调低
上证综指预期至3000点
瑞士信贷近日发表研究报告,调低上证综指以及恒生指数未来12个月的预期目标。
其中上证综指预期目标由3650点调低至3000点,恒生指数预期目标由17500点调低至15000点。瑞信同时调低了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预期至76点,此前预期为89点。
瑞信中国策略师陈昌华在报告中称,中资银行面临的“信贷不确定性”大于此前预期,将银行板块评级由“增持”调低至“减持”,但将公共事业板块评级由“持股观望”调高至“增持”。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