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央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不过今日股市高开后,却震荡下挫,弱势依然,因利差缩小而受冲击的银行股跌幅居前。
在沪指跌破2300点后,央行终于宣布降息。尽管从直观上来理解,降息意味着流动性的增加,利好二级市场的资金面。但从历史轨迹看,降息对市场的影响并不正面。
根据统计,近十年来,央行对利率共进行了20次调整(不含此次),调整方向与消息宣布次日的上证指数表现呈正相关关系者共计13次,概率为65%即加息涨、降息跌的概率较高。其中,在6次降息中,次日沪指出现跌幅者为3次,平均跌幅达3.29%,出现上涨的3次则仅录得1.72%的均涨幅。更为重要的是,从趋势看,2008年9月16日至12月23日的5次降息,贯穿了2008年熊市行情的末段,其中该周期首次降息的次日,沪指重挫4.47%。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央行降息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主要是为了提振信心,不会有太大的市场影响。他说,“股市顶多涨一天,不会有太大影响。”
广州证券研究所总经理袁季说,“中长期看,国内经济的转型仍有较长的进程,还存在挑战,市场趋势上升的条件还不成熟”。不过,由于股市已有一轮调整,指数现处于相对低位,降息所带来的预见性相对宽松将为市场带来阶段性行情的延续、扩展。
刘纪鹏在微博上说,今天股市果然在跌,表明现在市场积重难返。“人们连政策也不信了,可总体看中国经济没走坏,政府可出牌很多,历史经验表明,只要政策对头,如止住“低价大小非高价双飞”,股市是能上去的。"
瑞信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6月7日在“瑞信中国投资年会”上指出,尽管政府推出经济刺激政策的预期鼓舞市场情绪,但逐渐下滑的公司盈利能力将成为中期市场的主要担忧,未来六至九个月A股表现或将令人失望。
中银国际证券在最新发布的6月A股策略报告中判断,6月份A股难以形成趋势性的上涨或下跌。政策松动之后,更加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支撑,但本轮刺激无法扭转经济内在的周期性调整,资本市场对偏平化的年内拐点兴味索然,市场依然仅存在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