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番剧烈震荡之后,既未如多头所盼大涨,也没像极度悲观者预判继续深跌的股指,颤颤巍巍地以微绿报收。那么,在当前的点位上算是站稳了吗?答案似乎不甚乐观——从始终无法有效放出的成交量来看,市场明显缺乏追高信心。多头的“不努力”加上空头的“很努力”,令人无法对当前随后的走势放下心来。
市况:热点、强势迅速转换
周二早盘两市股指小幅低开后热点风格出现转换,水泥、地产等超跌板块快速冲高,但前期强势股则出现了不给面子的深度调整,股指随之出现冲高回落。总体来看,市场中超跌股成为当日的主流热点,这种情况说明市场仍旧难以摆脱弱势格局。午后大盘继续呈现窄幅震荡格局,盘面走势较为沉闷。截至收盘,两市个股呈现涨跌各半,观望气氛浓厚。
研判:何种力量掣肘反弹
跌得那么干脆、涨得如此蹒跚——股民都在问,到底是什么要素在阻挠反弹?是政策、资金面、估值、基本面,还是市场本身在酝酿新的阴谋?知名市场人士玉名认为,目前存在两个要素刺激着反弹,但同时有三个要素施加着反作用力。
“11月30日至12月15日,沪指在12个交易日内收出了11根阴线,在A股21年的历史上也算是极端动作,这种超跌带来的人心思涨,成为最直观的反弹要素;其次,从降存准到拉动内需规划,政策面也在频吹暖风,则是第二点反弹力量所在”。玉名指出,与利好的两个因素相比,却又有三大因素导致无法快速反弹:第一,时间周期并不支撑。12月这个特殊的时间周期往往就是大资金自保的时间,哪怕是2008年出现了强力的4万亿元刺激政策和汇金增持等重量级消息时,12月份不过也是弱势整理;第二,目前点位空间缺乏吸引力。因为历史上两个密集成交区2610~2650点和2265~2319点区间都失守了,并形成了强阻力区和套牢区,这意味着2164点很难成为本轮行情的最低点;第三,当前资金面要素过于复杂。“如今主力是各怀心事的,市场圈钱行为日益严重,尤其是大盘股还在排队冲刺发行,这样市场本身供需矛盾没有解决,想要吸引场外资金难度就很大,毕竟股市本身无法形成赚钱机制,那么资金必然会选择观望”。玉名强调,弱势格局下很多个股的下跌并非源于个股本身而是市场因素,“所以当下并不是我们悲观,而是弱势之下只能耐心等待市场转好再说”。
操作:整体趋势偏淡中宜保守
从技术上看,作为连续下跌后的盘整平台,2200点一线若无量能的配合,其盘整末端很可能面临继续向下寻求支撑。作为近期大盘风向标的传媒板块强势调整,也给后市走势带来较多不确定性。总体而言,A股市场难有整体性行情,结构性行情的特征更趋明显。建议投资者继续保持观望,不宜盲目进场。